焦页195―2hf井钻井取心技术

焦页195―2hf井钻井取心技术

ID:28467460

大小:7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0

焦页195―2hf井钻井取心技术_第1页
焦页195―2hf井钻井取心技术_第2页
焦页195―2hf井钻井取心技术_第3页
焦页195―2hf井钻井取心技术_第4页
焦页195―2hf井钻井取心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焦页195―2hf井钻井取心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焦页195-2HF井钻井取心技术[摘要]焦贞195-2HF井部署在川东高陡褶皱带万县复向斜平桥背斜南部,该井在克服前期斜导眼井壁失稳、取心段井斜达40°等难题下。通过选择合适的取心工具,制定合理的工艺技术措施,确保了较好的取心收获率,该井取心进尺72.10m,心长59.57m,取心收获率82.62%。焦页195-2HF井取心施工的完成在页岩气井大斜度钻井取心工艺方面积累了经验,为平桥南区块施工同类型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价值。[关键词]取心;大斜度;工具;技术;中图分类号:TE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215-021概述焦页195-2HF

2、井部署在川东高陡褶皱带万县复向斜平桥背斜南部,二开设计井深3058m,钻探S的是获取平桥南区页岩气地质参数,落实页岩含气性;获取平桥南区地层及地球物理参数,指导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为地层划分、开发井优化及水平井设计提供依据。该井在2920.00-2992.60m连续取心72.10m,取心地层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地层岩性为灰黑色页岩、硅质页岩,该井前期斜导眼井壁失稳,井眼存在多个大肚子井段及台阶,导致取心前通井异常困难,同时,由于取心施工周期长,井斜较大(取心井段最大井斜超过40°,未包含地层倾角),钻井液浸泡井壁进一步增人了斜井段泥页岩坍塌压力,导致井壁失稳。针对上述难题,

3、在施工中根据地层情况选用合适的取心工具及钻头,制定较合理的取心工艺措施,确保了取心施工作业顺利进行及收获率。该井在斜井段合计取心10回次,取心实际进尺72.lm,心长59.57m,取心收获率82.62%。较圆满的完成首次在页岩气井施工中井斜达40°的定向取心作业,为进行平桥南区块页岩气井调整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地质数据。2施工难点分析2.1前期施工概况该井钻进至井深2920m,接甲力*通知起钻测井。短起测后效过程中,遇卡频繁,需带泉上提钻具,直至提出215.9mm井眼(2536m以后)。通井下钻至2560m遇阻,下压15T未通过,幵泵有憋泵现象,转动顶驱划眼蹩钻严重,时常蹩停顶驱

4、。综上分析81/2"井段井壁失稳。期间更换通井钻具组合多次通划井眼,并泵入高粘,大排量清扫井筒。由于井斜较大,井眼轨迹多处扭方位,导致起钻至2850m-2916m井段停泵上提摩阻大,需带泵上提,上提吨位140-160T。现场分析该井段井壁存在多处台阶及大肚子,下钻至该井段有遇阻现象,需转动顶驱方可通过。2.2木井取心难点分析该井自井深1753m开始定向钻进,取心井段位于增斜段,因井斜角较大(取心井段最大井斜超过40°),钻井取心作业中,取心工具的轴线与重力的方向线所构成夹角较大,在重力作用下,取心工具躺卧在井眼低边,因此该井取心相对常规取心具有较大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5、:(1)由于该井增斜井段较长且存在造斜、扭方位等调整井段,井壁不规则且存在多处台阶,同时井眼低边易形成岩屑床,导致作业摩阻增大,取心外筒易于粘贴井壁,容易造成取心工具的阻卡现象,导致井下复杂;(2)取心工具的内岩心筒因重力的作用而下垂,与取心工具的外筒内壁相接触,取心钻进时,内岩心简随外简一起旋转,直接影响取心的效果。取心工具处于倾斜状态,加之地层倾角的原因,岩心受力多元化,导致岩心折断及楔形断面之间压、扭、摩擦等,易导致堵心复杂的发生[1];(3)由于该井井斜角较大且使用水基钻井液。井壁与钻柱摩擦力较大,导致井口钻压与井底钻压不相符,给现场正确判断钻压增加困难;(4)常规的

6、机械加压式取心工具,在大斜度井中实现有效加压较困难。3取心工具特点及可行性分析3.1取心钻头选择取心成败的关键是取心钻头。钻头进尺、机械钻速和取心收获率均与所选用的取心钻头密切相关。Db-8W0取心工具配套采用SCM306、PMC136d、PMC037、PMC038d型PDC钻头,钻头采用小切削齿和带状

7、Aj保径齿,设计有加长扶正条,易于控制井斜;同时,加长保径提高耐磨性,且喉颈较短,自扶稳定性好,易于岩心进筒。3.2工具结构特点由于该井取心段井斜较大达到40°,常规取心工具无法保证内简居屮,选用适用于屮硬、硬地层地层定向井取心的Db-8100型取心工具。该工具主要由取心钻头

8、、内外岩心筒、卡箍式岩心爪及上下扶正轴承、外筒扶正器等几部分组成,工具主要特点:(1)外筒采用下扶正器,稳定性好。采用套管本体加上扶正器的外岩心筒组合,既提高了取心工具的稳定性,有利于捉高岩心收获率、平均单筒进尺和取心钻头的使用寿命;又不会因刚性过强而引发起下钻困难的问题;(2)内简总成采用两点扶正,即内简中间设计有扶正轴承短节,在钻头腔内设计有滚柱扶正轴承,有效解决了在斜井屮N筒下垂问题[2];(3)采用钻井液润滑悬挂轴承,轴承无弹夹,允许钻井液通过,起冷却和润滑作用,结构简单,转动灵活,寿命长;(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