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临床治疗分析

67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临床治疗分析

ID:28442536

大小:7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0

67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临床治疗分析_第1页
67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临床治疗分析_第2页
67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临床治疗分析_第3页
67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临床治疗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67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临床治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67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临床治疗分析苏忠坚(云南省澜沧县第一人民暖院外科665699)【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救治率。方法:对医院外科3年间收治的72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采取手术治疗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例患者,痊愈58例,疫愈率为86.57%;死亡9例,死亡率为13.43%。结论:硬膜外血肿常规手术方法是行骨瓣或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传统术式,能根据需要而行彻底减压,便于彻底清除血肿、充分止血,提高临床救治率。【关键词】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手术治疗;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

2、65(2015)10-0183-01硬膜外血肿硬脑膜外血肿(祌经外科)是指血液积聚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幕上半球凸面,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左右[1],是颅脑损伤中最为严重的继发性病变之一,治疗效果与及时诊治密切相关。笔者收集我科从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67例病例,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医院外科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7例硬膜外血肿病例。其中,男45例,女22例;年龄10〜73岁,平均34.5岁。车祸伤38例,坠落伤13例,击打伤10例,其他损伤6例。入院后GCS评分:13〜15分22例,9〜12分18

3、例,3〜8分27例。发生意识障碍30例,有意识障碍37例,脑疝形成23例,一侧瞳孔散大15例,双侧瞳孔散大7例。其中血肿主要在额部19例,颞部15例,顶部13例,枕部8例。幕下7例。幕上下型5例。合并伤:颅骨骨折58例。血肿单侧64例,双侧3例。单纯硬膜外血肿26例,脑挫裂伤16例,合并硬膜下血肿15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1.2诊断奋冲性脑损伤或者直接撞击伤病史。原发昏迷较重,可奋或无“中间清醒或好转期”;有脑挫裂伤和进行性脑受压征象,生命体征有不同程度改变,幕上血肿常出现同侧颞叶钩冋疝综合征。晚期出现双侧瞳孔散人,去皮质强直;幕上血肿脑超声检查中线波可有移位;颅脑CT或MR

4、I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检查可显示血肿部位及大小,或是否有多发血肿,该组病例入院后经头颅CT平扫首次检査发现硬脑膜外血肿者56例,复査发现11例。1.3手术适应证(1)伤后有明显的中间清醒期;(2)头颅CT检查见硬脑膜外有较大的梭形血肿,出现占位效应;(3)幕上、幕上幕下型血肿量≥30ml,幕下型血肿量≥10ml或血肿量尚未达到上述量患者出现意识障爾,病情逐渐加重。(3)幕下型血肿病情较为险恶,对后颅凹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应放宽,血肿量>10ml即位早期手术[3]。(4)硬膜外血肿清除后,若硬膜张力高或硬膜下发蓝,疑冇硬膜下血肿吋,应切开硬膜探査,避免遗漏血肿。1.

5、4手术方法幕上血肿量大于40ml并出现意识障碍的,己经出现严重颅压高症状和体征或旱期额叶钩冋疝表现,应立即行骨瓣开颅清除血肿。若病人已处于双侧瞳孔散人、病理性呼吸等晚期脑疝表现,为了迅速减压,可先行血肿穿刺放出血肿的液体部分,达到部分减压的B的,再进行艽他术前准备及麻醉。在手术开始前,如果术中颅内压不高,则给予冋纳骨瓣,保留硬脑膜或修补硬脑膜;如果颅压高,则采取去骨瓣进行减压。幕下和幕上幕下给予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后根据颅内压的高低,分别采取保留硬脑膜或修补硬脑膜或者剪开硬脑膜减压的不同方法。如果观察发现手术区硬膜下硬膜张力高或硬膜下发蓝,则给予切开硬膜探査,如果为血肿,则给予一并清

6、除。双侧血肿量较多的,行双侧血肿清除。术前患者神志清楚,血肿量在30ml左右,或者出血吋间较长,病情相对稳定的,行颅骨钻孔置管尿激酶注入溶解引流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结果67例患者,给予骨瓣开颅血肿清除34例;骨窗开颅血肿清除17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9例,钻孔血肿清除持续负压吸引,尿激酶注入血肿腔碎吸治疗7例。痊愈58例,痊愈率为86.57%;其中4例出现非术区硬膜外血肿行及硬膜下血肿二次手术。5例动眼神经损伤4例面神经损伤,11例合并脑挫裂伤的术后有轻偏瘫,病情严重死亡9例,死亡率为13.43%。3讨论硬脑膜外血肿,如为急性血肿可迅猛增大,可在数小吋内引起脑疝,威胁病人生

7、命。血肿的大小与病情的轻重关系密切。临床表现可因出血速度、血肿部位及年龄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从临床特征看,仍冇一定规律及共性,即&迷一清醒一再昏迷。主要有①意识障碍:原发性脑损伤较轻,伤后无原发昏迷,至颅内血肿形成后,始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意识障碍,临床上容易漏诊。原发性脑损伤,伤后曾一度&迷,随后出现意识好转或清醒,又再次陷入&迷容易诊断;②.颅内压增高:病人常有头疼、呕吐加剧,躁动不安和四曲线的典型变化,出现血压升高、脉压差增大、体温上升、心率及呼吸缓慢等代偿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