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工作的发掘、保护及公众参与微探

田野考古工作的发掘、保护及公众参与微探

ID:28414540

大小:56.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0

田野考古工作的发掘、保护及公众参与微探_第1页
田野考古工作的发掘、保护及公众参与微探_第2页
田野考古工作的发掘、保护及公众参与微探_第3页
田野考古工作的发掘、保护及公众参与微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田野考古工作的发掘、保护及公众参与微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田野考古工作的发掘、保护及公众参与微探何磊南宁博物馆广西南宁530021【摘要】俗称“锄头考古学”的出野考古学的诞牛以及中国考古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古物鉴玩观赏的著录向科学的文物科学转变,但由此也引起了公众对“田野考古”与“探宝”两个概念发牛了混淆,田野考古并不是单纯的探宝,也不是神秘的探险,是对古代人类历史进行合理的保护与利用。木文通过笔者近些年对FH野考古学科的学习以及参加的FH野考古实践,对田野考古工作发掘、保护以及公众参与进行一些探讨。【关键词】田野考古发掘保护公众参与田野考古野外工作方式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对于文物工作来说,态度决定一切,要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2、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田野考古是考古学的基础,如何做好出野考古工地的实践发掘的各项工作,如何提高出野考古发掘的保护意识,如何能让两者能更好的协调进行,现就田野考古的发掘与保护两个方面及FH野考古发掘与公众参与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一、田野考古的含义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也称为文物)来研究古代历史的科学,它有一套科学的调查、发掘、整理、研究、运用等过程,它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这个定义把考古学与狭义的历史学区分开来:考古学是依靠实物(也称为文物)来研究人类古代的历史,而历史学则是主要依靠文献资料来研究人类历史。考古学研究主要依靠遗迹、遗物两大类实物,而遗迹、遗物这

3、两大类实物的搜集是通过出野考古实践工作获取的。近代考古学最主要的特征是开展科学的FH野考古工作,田野考古学是为了研究人类历史而进行实地考察、获取实物资料与信息资料的学科。以田野考古所得的资料为基木研究对象,出野考古的发展程度决定了考古硏究的广度和深度。而考古研究的已有成果和考古研究的新需求又推动着田野考古的不断发展。[1]二、田野考古工作的阶段田野考古工作过程一般分为准备、野外工作、室内整理、编写发表报告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各成一体却又相互联系。笔者有幸于2013-2015年参加某高校的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生班学习,通过参与较为系统的考古理论培训,充分了解了田野考古学发展史

4、、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考古类型学以及广西考古的几个重大发现,从对地层的分析学习、广西I口石器吋期的考古、新石器吋期的考古到广西合浦汉代墓葬考古发掘等几门课程。这几门课程中不仅涵盖了对整个广西考古的发展历程,还包涵对广西新【口石器时代遗址的类型和重要遗址介绍及广西新【口石器吋代考古学文化的区域特征的学习,以及对广西汉代考古也作了详细的介绍。这为笔者后来参加田野发掘作为充分的理论准备。当然,这只是理论准备,田野考古的准备阶段还包括对田野工作对象的资料收集、取得政府对发掘的审批手续、制定详细发掘计划、筹集发掘经费、准备所需的工具物品等一系列前期工作。第二阶段为野外工作阶段,前期准备

5、工作做好了,即可对要发掘的工地进行调查、发掘、清理。笔者参与的几个田野发掘现场,深切体会到前期准备工作对该阶段工作的重要性。实践以理论为基础,理论要以实践为依据。正是因为有了几年的系统理论学习,才在实践中做到有条不紊。第三阶段是对田野工作获取资料进行室内整理,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把挖掘岀土的标本进行清洁,因为岀土的标本上沾有泥土、锈蚀等不利于观察的因素,需要进行清除。并对其进行登记、处理、修复、鉴定、分类、统计分析研究,为编写田野考古报告做准备。最后阶段为田野考古报告发表,即把田野工作情况、获得的遗迹、遗物资料系统地报导出来,使得这些资料为其他研究者利用,为公众所知晓。只有把

6、田野考古报告发表出来了,田野考古工作才算真正结束。三、发掘结束后的保护田野考古遗存是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在发掘前就应该设计相应的保护方案,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发掘与保护应协同进行。考古发掘结束后,应根据实际状况提岀进一步保护的设想或建议。在田野发掘过程中,还要反对只科研不保护的错误做法,对待各个地层都应一视同仁,不可因为该地层不是研究的范围就弃之不顾。同吋,重要遗迹保护、珍贵文物保护、易破损文物保护也是发掘中保护考虑的垂点。不仅发掘前做保护准备,发掘过程中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发掘完成后还要进行后续保护。目前发掘完成后的后续保护主要有冋填保护和建博物馆

7、保护两种方式。冋填是在完成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之后就地用挖掘岀的土冋填、封护。因为地下环境系统基本未变,可使遗迹冋到较理想的最初保存状态,方式虽然简单,但却对地下遗迹保护效果好;如果需要展示,可在地面建立等比例遗迹复原,达到保护与展示的较完美结。而对待田野考古工地出土文物的现场保护,应该从影响文物的外部环境和文物的自身因素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对文物所处环境的控制如控湿、控温、避光等,营造出有利于文物保护与原有埋藏环境相近的保存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各种保护手段如渗透加固、表面封护等提高文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保存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