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共振仪确定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效果分析

生物共振仪确定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效果分析

ID:28412844

大小:6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0

生物共振仪确定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效果分析_第1页
生物共振仪确定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效果分析_第2页
生物共振仪确定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效果分析_第3页
生物共振仪确定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效果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物共振仪确定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物共振仪确定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共振仪确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效果。方法选取208例过敏性皮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生物共振仪检测过敏原及脱敏治疗。观察其过敏原类型及脱敏治疗效果。结果①受试患者因食用牛乳制品过敏者118例,因食用鱼类过敏者93例,因化妆品过敏者58例,为木次检出最多的三项过敏原;②生物共振仪对尊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及过敏性紫瘢等四类过敏性皮肤病临床治疗总冇效率分别为80.65%、77.42%、85.14%和8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过敏性皮肤患者给予生物共振仪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2、。【关键词】生物共振仪;过敏性皮肤病;过敏原DOT:10.14163/j.cnki.11-5547/r.2015.06.091尽管当前国内外对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检测方式众多,但部分受到操作不便、患者依从性不足、假阴性、假阳性检出率高或医疗条件限制等因素制约,临床使用价值较低。本次研究选取208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生物共振仪进行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3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208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2例,女76例;年龄11〜68岁,平均年龄(42.7±3.7)岁;平均病程(16.9±4.6)d

3、;患病类型:尊麻疹及湿疹者各62例,接触性皮炎74例,过敏性紫瘢10例。排除已接受免疫抑制或脱敏治疗者,排除受试前1周接受抗组胺类药物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者,排除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排除意识不清或精神障碍者。1.2检测及治疗方法1.2.1检测方法①取岀贴身金属制品物,保持轻松愉悦心情,全身放松;②开启德国BIC0M2000B51型生物共振治疗仪(BIC0VIBio-ResonanceTherapy),将红外检测收发器靠近过敏原标本,电极探头垂直定位手指上20个信息点;③输入过敏原信息,检测过敏原。1.2.2脱敏治疗方法①隔断与过敏原的接触,排除环境干扰因素;②确诊过敏原置入输入杯,生物波逆

4、转后回输人体,根据病情调整频率:急性患者1次/d或隔日1次,慢性患者1次/周。5次1个疗程,坚持2个疗程。1.3疗效评估标准治愈:皮损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治疗后12周内无复发;显效:皮损基本消失,治疗后12周内轻微复发;好转:皮损症状缓解,存在复发情况;无效:皮损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二治愈率+显效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o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受试患者因食用牛乳制品过敏者118例,因食用鱼类过敏者93例,因化妆品过敏者58例,为本次检出

5、最多的三项过敏原。见表1。2.2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情况分析生物共振仪对尊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及过敏性紫瘢等四类过敏性皮肤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65%、77.42%、85.14%和8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4.78,P>0.05)o见表2。3讨论生物共振仪是一项利用低频检测过敏性疾病的仪器[1],患者受检时无需抽血或病原釆样,不会对体表造成创伤,受试者依从性良好、仪器操作性强、检测结果不易受环境因索影响,假阴性或假阳性发生率低[2],具有较大临床使用价值。本次研究发现,受试的208例患者检出排名前三的过敏原类型依次为牛乳制品、鱼类及化妆品,在问诊过程中超过90%患

6、者承认其对牛乳制品或鱼类过敏,也曾经摄入过上述两类食物导致过敏。化妆品致使皮肤过敏患者多为女性,以上班族为主,存在长期接触化妆品需要,部分因使用新品牌化妆品致过敏,部分因化妆品超过使用年限致过敏。研究时仍冇少部分患者否认其对检出过敏原过敏,作者认为可能与同时合并其他过敏原有关[3]。此外,研究还发现生物共振仪对过敏性皮肤病治疗效果较为突出,其对本次研究涉及的四类皮肤病脱敏疗效显著,通过逆转并放大过敏原的方式改善患者病症,促进机体恢复。这一研究结论同储小燕等[4]研究者基本一致。综上所述,对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给予生物共振仪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可获取较为精确的过敏原检测结果,临床脱敏效果显著

7、,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李忠梅,张艳霞,马海云,等•生物共振仪在过敏性皮肤病诊治中的应用体会•山东医约,2009,49(11):79-80.[2]苏萍•生物共振治疗仪对150例变态反应疾病患者的过敏原检测分析•新疆医科大学,200&[3]樊俊威•生物共振与斑贴试验检测接触性过敏原对比分析•新疆医科大学,2009.[4]储小燕,毕志刚,芦桂青,等•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459例常见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及疗效观察•临床皮肤科杂志,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