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407633
大小:6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9
《清末民初山东人“闯关东”精神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清末民初山东人“闯关东”精神浅析摘要:从清朝后期到民国时期,大批老百姓由于自然灾害、清政府号召移民实边等原因,或被迫或主动跨过山海关,渡过渤海,到东北地区闯荡、垦荒和定居。他们挑着担子,带着无奈,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与期望,背井离乡,奔赴冰天雪地的关东,在那里开疆拓土,闯出了一段历史扁早。关键词:闯关东;精神;内涵;影响“闯关东”,是屮原地区对出山海关去东北地区谋生的统称。“闯关东”最早起于清朝顺治年间,康乾时期曾一度禁止关内人去关东。到了清末民初,关东再一次解禁,形成了一次空前的移民潮。“闯关东”的百姓来源甚广,大都是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以及山
2、东,但大多主要是山东人民。…、“闯关东”精神的历史背景清末民初,山东地区人地孑盾明显加剧,加之连年的战争与自然灾害频发,使得社会经济和人民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山东曾出现旱灾233年次,涝灾245年次,黄、运洪灾127年次,潮灾45年次。除仅两年无灾外,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水旱灾害。”[1]然而关东又是另一番景象,它地广人稀,社会生活也相对稳定。到了民国时期,政府全面解禁东北,“闯关东”的人数便达到了峰值。“闯关东”在当时形成了一股潮流,越来越多的山东人民进行“闯关东”,之所以称之为“闯”是因为这一路充满了挑战与未知。这是一条九死一生
3、的险路,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便有可能一命呜呼!但就是在这种条件苦楚的情况下,还是有许多山东人民通过海、陆两条途径进入东北。陆路,从山东出发,要经过现在的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最终到达东北地区。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但“闯关东”的大都是流民,穷人,陆路对于他们來说能节省一部分的开支;相比Z下,海路就大大节省了时间,但由于没有很多钱,他们还是只能挤在甲板上。从现在的蓬莱,烟台上船渡过渤海口,便到达了旅顺港,也就进了关东的属地。山东人都有严重的安土重迁思想,他们选择如此远距离的,无依无靠的东北作为迁徙目的地可见当时他们遭受了怎样的苦难。在这条路上,
4、充满了未知与无奈,但是他们能做的准备却是有限的。为了生存,为了能过上好日子,他们仍然选择向前,谁都不知道前面还有什么,谁都不知道要面对的是怎样的境况,但是坐以待毙不是他们的性格,他们深知应该做点什么。当时的东北,土地无人开垦,儿近荒芜,加之人烟稀少,山东人自然心动,在他们心里,就应该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东北当然是不二首选。恰逢外敌入侵,清政府解除关禁,更使得数以万计的山东农民决心闯关,他们简单收拾行装,或携家带口,或孤身一人踏上了孤单又不孤单的征程。在这场求生存、图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每一位历经磨难的“闯关东”人不仅将他们辛勤的汗水留在了
5、关东地区,而且将他们永不言败、坚强的性格刻在了东北的大地上,锻造了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闯关东”精神。二、“闯关东”精神的丿力史意义移民初到东北时,多以农耕为业,但由于清朝查禁,还不能公开承垦土地。他们大都“为满人之佃户,斩荆披棘,茹苦含辛”。[2]“故不十年间,数十万万亩之旷田,悉为勤俭耐劳之汉人所开垦,前之兽居鸟处之野,今竟熙熙攘攘。”[3]他们来到并不熟悉的地方,心里带着一堆问号,究竟能不能生存下去,能不能在这里立足,能不能融入其中,能不能有自己的生活?努力,是他们唯一能做的。拼搏,是他们唯一能做的。尽人事,听天命。但愿能被眷顾,他们心
6、屮可能无数次都有放弃的念头,可能无数次都有回家的想法。但是他们都没有放弃,因为坚定了信念,所以只能往前。可能自己还系着全家人的期盼,可能自己已经无依无靠,但是怎样都只有一个字一一拼!不论如何,他们團临着白手起家,从头再来。在新的地方有全新的开始,是不容易的,但是就凭着他们敢跨过重重艰难险阻,不畏艰辛,不辞辛劳也耍闯过来的那股劲,他们相信自己可以。不仅耍重新开始,放下过去的种种,还要积极融入当地文化,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但这都难不住他们,他们淘金、放山、开垦,只为在这里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家。“锄镐一落,便把荒野变成自己的耕地,顺乎其然地就在那里
7、定居下来。”[4]加速了东北地区土地开发与经济发展。清入关后,东北地区人口减少,耕地荒芜加之东北原著民多以渔猎为主,不事农桑故当时的关外远落后于关内地区。直到清末解禁,民国时期乂鼓励移民开垦荒地,才另东北大地上又生机勃勃。这次大移民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本來,关东地区是满族人的大本营,但清王朝腐朽,很多满洲贵族已不会劳作,山东人肯吃苦,又受孔孟教化,觉得种地当农民才是正经营生。他们与当地的满族人成为朋友,共同推进着东北大地上的民族融合。他们不仅接受当地的风俗习惯,也带去了属于自己的家乡风俗。他们与东北各少数民族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促
8、进了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东北地区原以满语满文为主,后逐渐被汉语汉文所取代,东北原有风俗习惯逐渐汉化与汉族趋同。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往来,汉衣汉语,耕田土著,趋于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