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湿敷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研究

皮炎湿敷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研究

ID:28401257

大小:8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9

皮炎湿敷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研究_第1页
皮炎湿敷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研究_第2页
皮炎湿敷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研究_第3页
皮炎湿敷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研究_第4页
皮炎湿敷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皮炎湿敷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皮炎湿敷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研究何维1张丹2朱星枚2(通讯作者)(1.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5)(2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陕西咸阳712046)【摘要】目的:建立皮炎湿敷剂微牛物限度检验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微牛物限度检查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用常规法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用常规法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查。结果:皮炎湿敷剂中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回收率均>70.0%。控制菌中,样品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均未检查出控制菌,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均检出控制菌。结论:使用常规法可以去除

2、皮炎湿敷剂抑菌作用,此法可以适用于皮炎湿敷剂微牛物限度的检查。【关键词】皮炎湿敷剂;微牛物限度检查法;常规法【中图分类号】R9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334-03ValidationmethodusedformicrobiallimittestofDermatitisshifuagentHeWeil^hangDan2,ZhuXingmei(correspondingauthor)21.TheFoodandDrugTestingCenterofChengdu,Chengdu,Sichu

3、an,610045,China;2.DepartmentofpharmacyofShaanx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Xi’an712046,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stablishthemicrobiallimitstestmethodforshifuagent.MethodsAccordingtotheChinesePharmacopeia2010editionandbythemeansofroutinemethod,microbiallimitstest

4、forthesampleswereperformed;Routinemethodwasusedforthedetect!onoffungusandyeastfungusandcontrolbacteriae.ResultsTherecoveryratesofroutinemethodwereabove70.0%;thewhichcouldnotbedetectedinthecontrolgroupandnegativecontrolgroup.ConclusionThismethodappliedformicrobiallimitt

5、estcanobjectivelyreflectthestatusofmicrobialcontaminationinpreparationssoastomeetthedestinationofexamination.【KeyWords]Microbiallimittest;Routinemethod;BanishingCream皮炎湿敷剂主要成分有龙胆草、甘草等,具有清热燥湿,抗敏止痒的功效,用于各种急性皮炎。龙胆草、甘草等中成药,其中任何抑菌成分对微生物限度的结果判断有干扰。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是判断样品是否受到微生物污染的依据和标

6、准,是对样品生产全过程微生物情况的评价标准,对生产仪器和试验过程有指导作用。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标准规定,本品细菌数每lg不得超过lOOcfu,霉菌和酵母菌数每lg不得超过lOOcfu,金葡菌和铜绿菌每匹内不得检出。样品按微生物限度法操作,应适用于本品的检查。为确证实验方法有效,参照《中国药典》的要求,对皮炎湿敷剂微生物限度做了方法学验证。1・仪器、试药与菌种1.1仪器洁净工作台、电热恒温水浴箱、隔水式恒温培养箱、LRH250生化培养箱。1.2供试品皮炎湿敷剂,批号131121>140115、1404

7、18o1.3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1.4稀释剂0.9%无菌氯化钠溶液,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月东缓冲液。1.5菌种犬肠埃希菌[CMCC⑻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枯草芽孑包杆菌[CMCC(B)63501]>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黑曲霉[CMCC(F)98003],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所有菌种均为第4代培养物。2.方法与结果2.1细菌数测定方法验证实验2.1.1菌液的制备参照《中国药典

8、》的要求配制大肠埃希菌[CMCC⑻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枯草芽孑包杆菌[CMCC⑻63501]、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黑曲霉[CMCC(F)98003]五种菌液。2.1.2供试液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