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穿颈内静脉置管不成功的原因探讨及对策

盲穿颈内静脉置管不成功的原因探讨及对策

ID:28400136

大小:61.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盲穿颈内静脉置管不成功的原因探讨及对策_第1页
盲穿颈内静脉置管不成功的原因探讨及对策_第2页
盲穿颈内静脉置管不成功的原因探讨及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盲穿颈内静脉置管不成功的原因探讨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盲穿颈内静脉置管不成功的原因探讨及对策张春荣(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洛阳471000)【中图分类号】R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232-02【关键词】盲穿颈内静脉置管彩超引导从事血液净化时,常需经皮穿刺中心静脉插管建立血管通路。颈内静脉插管是首选的插管途径⑴。盲穿颈内静脉置管通常穿刺成功率很高,但有时会穿刺失败。对于盲穿失败者,改经床旁彩超探查失败原因,再在彩超引导下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及穿刺方向后,均获得成功。1、资料与方法所有病例为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我院需建立血管通路行血液净化者。笔者盲穿颈内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159例。一

2、般选右侧颈内静脉,也可选左侧颈内静脉。依据病人病情,病人取仰卧位、半仰卧位、甚至端坐体位⑵,头转向对侧,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夹角处或其稍下方,触及颈总动脉搏动,以颈总动脉外侧0.5〜:Lem为穿刺点”用5mL注射器与人体冠状面呈30°〜45°角进行试穿,针尖指向右侧乳头方向/呆持负压进针,当抽出暗红色血液时记住进针方向及深度,拔出注射器,持穿刺针从穿刺点沿相同方向穿刺,回抽出暗红色血液时固定好穿刺针,置入导丝,导丝置入深度约15〜20cm,退出穿刺针,用扩张器沿导丝轻柔地扩张穿刺通道后,沿导丝插入血透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拔出导丝,注射器回抽确定导管动静脉端血流通畅,

3、提示置管成功。2、结果盲穿颈内静脉置管失败8例,其余均成功。8例置管失败者立即行床旁彩超探查原因,发现颈内静脉成弓状畸形1例;颈内静脉穿刺部位有附壁血栓1例;颈动脉畸形致颈内静脉解剖位置变异1例;穿刺部位颈内静脉局部狭窄1例,颈内静脉最狭窄部位内径只有2mm;既往在同一部位进行过颈内静脉置管1例;短颈肥胖者3例。所有盲穿失败者,均改为床旁彩超探查到原因,并有效引导穿刺成功。8例盲穿失败者中,除1例因颈内静脉穿刺部位有附壁血栓改为另一侧穿刺成功外,另7例均在彩超导引下在同侧穿刺成功。颈内静脉成弓状畸形及解剖位置变异者,均经床旁彩超引导穿刺针进针部位及方向,穿刺成功。颈内静脉局部狭窄者,在彩

4、超引导下在狭窄部位下方进针穿刺,获得成功。3例短颈肥胖者和1例既往在同一部位有穿刺置管史者,用5mL注射器试穿均抽出暗红色血液,但换用穿刺针后或抽不出暗红色血液,或只抽出少许血液后不能继续再抽岀。彩超探查提示其盲穿部位及进针方向均正确,但彩超下可观察到颈内静脉前壁随穿刺针向后壁移动,穿刺针不能进入血管腔,颈内静脉前后壁两层紧贴后,血管壁前后两层均同吋随穿刺针的推力向后继续移动,并形成夹角,不易穿透,继续进针,前后壁两层同吋穿透,此吋,再缓慢退针,血管后壁与前壁又同时向前移动,进一步退针,穿刺针易同吋从血管后前壁退出,致使穿刺困难。此4例病人,均减小穿刺进针角度为15〜20°角,彩

5、超导引下观察到此吋血管前壁向后移动幅度较小,穿刺针可较顺利进入血管腔。3、讨论颈内静脉解剖位置变异率低,变异率约5%〜10%[3]o绝大部分患者,穿刺部位固定,易穿刺成功。对于有解剖位置异常、血管畸形及其它异常情况(如血栓)者,如进行盲穿,成功几率低,且穿刺风险加大(如血栓脫落、误伤动脉等)。对于短颈肥胖者,操作不易成功的原因考虑两方面因素:首先,其解剖标志大多不明确,操作者难以对穿刺部位较准确定位;其次,短颈肥胖者,其血管壁也相应较厚坚韧。对于既往在同一部位有穿刺置管史者,穿刺局部常留疤痕。以上两种情况均增加了穿刺难度,当穿刺针穿刺厚韧或瘢痕组织吋,阻力加人,不易成功。一般情况下,行颈

6、内静脉置管穿刺时•,穿刺针与皮肤角度为30°〜45°[4]o当用注射器试穿时,因针头较细,阻力相应较小,较容易试穿成功。当换用穿刺针穿刺吋,因穿刺针较注射器针头粗,阻力随之加人,穿刺成功机率即随之减小。当穿刺针进针方向与皮肤夹角减小吋,穿刺针对血管壁向后的推力随之减小,从而颈内静脉前壁向后壁移动幅度减小,尽可能保持静脉腔的有效穿刺容积,使穿刺针头能全部进入血管腔内,利于通过穿刺针向血管腔内放入导丝,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对于准备进行颈内静脉置管的患者,建议尽可能提前彩超探查颈内静脉,了解有无异常情况。如血管无异常,即可进行盲穿。否则,可使用超声实吋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5

7、]。对于短颈肥胖者,穿刺吋可适当减小穿刺角度;对于既往在局部有穿刺置管史者,可适当减小穿刺角度或变换穿刺部位,可有效地提高穿刺成功率。如果有条件,建议每例均进行超声引导穿刺,既保证提高成功率,又能保证安全。参考文献[1]王玉柱.血液净化通路[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55-58.[2]张春荣•端坐体位颈内静脉置管32例[J]•重庆医学,2012,41(32):3437-3438.[3,4]梅长林,叶朝阳,戎殳•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