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借鉴意义研究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借鉴意义研究

ID:28399943

大小:73.4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9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借鉴意义研究_第1页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借鉴意义研究_第2页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借鉴意义研究_第3页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借鉴意义研究_第4页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借鉴意义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借鉴意义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借鉴意义研究【摘要】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产业结构总体失衡,三大产业占GDP比重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生产能力水平低下;第二产业部分行业投资过热,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新兴产业发展滞后。为此,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调整:加快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其在GDP中的比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以创新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抑制对传统产业的过热投资。在马克思生产理论指导下,近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关键词】社会资本再

2、生产理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义【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0030-03“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就是再生产过程。”[1](P.621)马克思的这段话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进行的。就是说,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常态化现象。马克思在其经济学著作《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中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进行了深刻分析和详尽阐述

3、。认真学习并深刻把握马克思的资本再牛产理论,对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义(一)以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指导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把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部门划分为两大部类,即牛产牛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如上文所陈述的,社会再生产要顺利进行,那么两大部类之间以及部类内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都应该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我们通常是按照第一产业(农业)、第二部类(工业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来划分和组织生产的。按照产品的最终用途,第二产业主耍提供

4、生产资料,而第一和第三产业主要提供消费资料。因此,第二产业与第一、三产业之间的关系,大致相当于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而且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对于今天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我国经济的发展依然冇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再生产理论虽然没冇重点考察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但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指导实现第一二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的合理调整,对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无疑大有裨益。”[2]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今天我国经济的性质和发展环境等方面与马克思当年分析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状况相比,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我们决不能照搬照抄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实现再生产的若干理论原

5、则来套用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中,而是要以马克思再牛产理论的思想方法为指导,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并结合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和新科技革命带来牛产力飞速发展的事实,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正确的产业政策。否则,必将东施效颦,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弊无益。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3](P.406)(二)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结构调整就贯穿于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2]在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调整之后,我国的产业结构己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发展渐趋合

6、理。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还不能完全满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求,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结构总体失衡,三大产业占GDP比重不协调。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屮,第一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同时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逐渐成为一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如美、英、法等国大都如此。而对于我国来说,历年来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经验表明,使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和增强,生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工业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主要依靠资源的消耗转向依靠现代科技提升效率;这两大产业在国民

7、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减少,同时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使国民经济幣体上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这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特点是: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而作为一国经济发达程度之重要标志的第三产业却发展相对滞后,其结果造成我国产业结构比例失调,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进程(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岀,从2005-2009年,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始终稳定在50%左右,一直占据着我国经济的“半边天”,而且在2009年,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还有大幅跃升的迹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