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证合一调研

三证合一调研

ID:28391553

大小: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9

三证合一调研_第1页
三证合一调研_第2页
三证合一调研_第3页
三证合一调研_第4页
三证合一调研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证合一调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三证合一”登记改革制度如何持续发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来,登记流程大幅简化,注册登记更加便捷,有力推动了“政府+市场”双轮驱动,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热情。当前,商改正向纵深推进,全社会对商改的期望更高,改革任务更为艰巨。特别是实行“三证合一”后,如何让该项改革持续发力,释放出更多的红利,成为我们必须抓紧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作简单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一、“三证合一”改革推行现状。所谓“三证合一”,简而言之就是简化企业登记注册的手续,将原来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只需一次申请,由工商

2、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我分局自9月1日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以来,市场反应积极。截至12月15H,我分局共向2319户企业发出“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其中新设立企业875户,日均新设企业近6.5户;变更、换照企业1444户。该项制度实行“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是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迈出的一大步,其不仅整合了企业登记的流程,减少了登记环节,同时简化了登记文书,改造了登记系统,有效提高了企业注册登记效率,大幅提升了工商部门形象,进一步简化了市场准入,激发了市场活力,有效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二、“三证合一”改革暴

3、露出以下九个突出问题,影响了改革成效。(一)个体工商户暂未纳入改革问题。个体工商户并未被纳入此次“三证合一”改革,而10月I日起质监部门已不再针对市场主体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了。未能取得组织机构代码证的个体工商户无法在银行开户,也无法办理社保或给车辆上户。质监部门建议个体工商户前往工商部门办理“个转企”,注销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后设立个人独资企业。为解决该问题,银监及人行已下文,个体工商户凭营业执照即可办理银行开户,银行却并未照此规定执行,相应文件也并未发送至基层工商部门。(二)职能部门沟通协调不到位。“三证合一”涉及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在实行过程中,三部门甚至

4、国家局对改革政策的认识不一致,地方部门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业务交流,导致改革前期群众办证难。比如,质监部门对市场主体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一事均推至工商部门,代码证未办理、未年检或遗失均被要求前往工商部门办理“三证合一”。因内部系统问题,企业在办理“三证合一”营业执照后仍需前往稅务部门补充采集登记信息,而之前未办理稅务登记证的企业即使已领取“三证合一"营业执照,依旧不能办理领取发票等部分涉税事宜。税务部门并未就税务登记证与工商部门交换意见,致使工商部门无法自主查询税务登记证的相关信息,群众多次往返工商、质监、税务部门,意见很大。(三)“信息孤岛”依然存在。“让信息多跑

5、路,让企业少跑腿”,“三证合一”改革对各部门数据共享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各部门虽都已建立各自部门的信息库,但尚未能有效衔接,商事主体信息完全共享难以落实。(四)商事登记审查与司法衔接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商事登记实行“折中审查”,即以“形式审查为主,实质审查为辅”。而在商事登记实践中,受现实条件制约,登记窗口人员难以把握实质审查的边界,这使得登记窗口人员实质审查的自由裁量权较大,一方面增加了申请人办理难度,另一方面在当前追责制度尚不完善的条件下,也让登记机关承担着权责不对等的执法风险。三、“三证合一”改革继续推行措施的几点思考商事改革需要持续发力,前部分的措施

6、已经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商事改革释放更多制度红利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加强顶层交流,实现部门“化学性”优化整合。截至今日“三证合一”商事改革已在我市推行近四个月,在改革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各部门都暴露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在各镇街的基层分局,建议由工商部门牵头,定期组织税务、质监、银监等相关部门召开联系工作会,就“三证合一”制度达成统一共识的同时及时对改革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商讨,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行。(二)各司其职,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对个体工商户问题,工商部门可及时与银监、人社、交委等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同时建议银监、人行就此事尽快联合下发正式文件,确保个体工商

7、户凭借营业执照即可前往银行办理开户,确保对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的认可。建议税务部门及时完善业务软件,实现与工商部门的无缝对接。(三)加快信息库建设,实现新旧顺畅衔接。我市已创新启动企业登记注册“一网通”工程,即在“三证合一”的基础上叠加了“多证联办”,将社保、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也纳入进来,在叠加后企业只需要通过东莞企业网上登记备案系统的网上办事大厅填报相关信息资料,相关审批部门在后台通过东莞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共享信息、自动备案、同步反馈、同时办结,办理完成后申请人即具备市场主体资格,而无须领取任何证照,真正实现登记注册“单一窗口”。而上述部门均有

8、自己相应的信息处理部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