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_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水文&水资源无标题文档 当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率很高,有的国家甚至高达9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的水电资源开发水平极低,一般在10%左右。目前,中国水能资源开发也只达到百分之十几。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研究表明:在未来20年中,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合理配置,满足防洪、电力供应等方面的要求,仍然需要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但是,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已受到空前的关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认真地考证、研究、推迟,甚至
2、在某种极端情况下中止或放弃新的水电开发方案。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生态问题将成为我国水电建设乃至整个水利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要正确处理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就必须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可能导致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制约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并结合实际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分清主次,抓住关键,用科学的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现阶段遇到的问题,确保我国水电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从普遍意义上讲,水利水电工程在环境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
3、移民问题,对泥沙和河道的影响,对气候、水文、地质、土壤、水体、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以及对文物和景观的影响、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等。 1 修建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 1.1 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地区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所控制,但修建大、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使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湿润,对局部小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气温、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1]。 1.1.1对降雨量的影响 (1)降雨量有所增加:这是由于修建水库形成了大面积蓄水,在阳光辐
4、射下,蒸发量增加引起的。 (2)降雨地区分布发生改变:水库低温效应的影响可使降雨分布发生改变,一般库区蒸发量加大,空气变得湿润。实测资料表明,库区和邻近地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而一定距离的外围区降雨则有所增加,一般来说,地势高的迎风面降雨增加,而背风面降雨则减少。 (3)降雨时间的分布发生改变:对于南方大型水库,夏季水面温度低于气温,气层稳定,大气对流减弱,降雨量减少;但冬季水面较暖,大气对流作用增强,降雨量增加。 1.1.2对气温的影响 水库建成后,库区的下垫面由陆面变为水面,与空气间的能量交
5、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气温发生变化,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 1.2 对水文的影响 水库修建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水库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断绝水的来源而干涸;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入海口因河水流量减少引起河口淤积,造成海水倒灌;因河流流量减少,使得河流自净能力降低;以发电为主的水库,多在电力系统中担任峰荷,下泄流量的日变化幅
6、度较大,致使下游河道水位变化较大,对航运、灌溉引水位和养鱼等均有较大影响;当水库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断流时,势必造成水质的恶化。 1.3 泥沙淤积问题 以三门峡水库为例说明水库淤积问题。水库于1960年蓄水,一年半后,15亿t泥沙全部淤在潼关—三门峡河段,潼关河床抬高4.5m。淤积带延伸到上游的渭河口,形成拦门沙,两岸地下水位也随之抬高,从而造成两岸农田次生盐碱化 1.4 对水体的影响 河流中原本流动的水在水库里停滞后便会发生一些变化。首先是对航运的影响,比如过船闸需要时间,从而对上、下
7、行航速会带来影响;水库水温有可能升高,水质可能变差,特别是水库的沟汊中容易发生水污染,如水华现象的出现;水库蓄水后,随着水面的扩大,蒸发量的增加,水汽、水雾就会增多,等等。这些都是修坝后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水库蓄水后,对水质可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1)有利影响:库内大体积水体流速慢,滞留时间长,有利于悬浮物的沉降,可使水体的浊度、色度降低;库内流速慢,藻类活动频繁,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水中钙、镁离子结合产生CaCO3和MgCO3并沉淀下来,降低了水体硬度。 (2)不利影响:库内水流流速小,降
8、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因此复氧能力减弱,使得水库水体自净能力比河流弱;库内水流流速小,透明度增大,利于藻类光合作用,坝前储存数月甚至几年的水,因藻类大量生长而导致富营养化;被淹没的植被和腐烂的有机物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并释放沼气和大量二氧化碳,同样导致温室效应;悬移质沉积于库底,长期累积不易迁移,若含有有毒物质或难降解的重金属,可形成次生污染源。 1.5 对地质的影响 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触发地震、塌岸、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