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关系建立.doc

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关系建立.doc

ID:28373484

大小:1.43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9

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关系建立.doc_第1页
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关系建立.doc_第2页
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关系建立.doc_第3页
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关系建立.doc_第4页
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关系建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关系建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数值关系建立方法用地震属性研究储层参数的基本前提是:地震属性与储层特征参数之间的普遍规律性关系,如砂岩速度高于泥岩,孔隙度升高速度降低等,这仅具有指导意义。其内在的定量关系是很复杂的,不同地区或不同特征的地震资料其关系是不同的,为了建立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国内外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针对不同的地震地质条件,研究了多种定量关系研究方法。生产上常用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1、井资料统计法研究两者的关系通过井资料及其岩石取芯分析化验、地球物理测井等资料,可以获取油气储层的岩石矿

2、物类型、胶结物类型、砂岩泥质含量、钙质含量、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砂层厚度、纵、横波速度、密度等地质和地球物理定量资料;地震资料通过反演可获得油气储层波阻抗、纵、横波速度、泊松比等信息。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常用统计学手段研究井资料储层参数之间的关系,各储层参数与储层地球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最终建立储层参数与地震能反演出的地球物理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进而用地震反演资料经过井的标定、约束,来预测储层参数。这种方法物理意义明确,应用比较广泛,常用于勘探、评价的初期的孔隙度预测;它适用于储层比较厚、质纯、横

3、向相对稳定的地区,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关系可靠性和精度,主要看两者的相关系数和物理意义是否合理。在我国的实际地质条件下,满足上述条件的地区也是很多的,应用效果也比较好,成功实例很多。下图是塔里木盆地东河塘地区东河11井东河砂岩储层的速度与孔隙度关系图和速度与钙质胶结物含量关系图;钻井揭示该区砂岩厚度达200多米,砂岩全部是中、细石英砂岩,孔隙度的大小取决于钙质胶结物的含量,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速度的增高,砂岩孔隙度减小、钙质含量增高,符合一般的物理规律,散点分布集中,相关系数达到了0.86,并且孔隙

4、度与钙质含量之和近乎为一常数,因此,这种方法很适合该区地震地质情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在砂岩储层比较厚、质纯、横向相对稳定的地区,储层参数与砂岩速度(波阻抗)之间及各储层参数之间一般有如下关系:①孔隙度与速度(或波阻抗)呈反向线性关系,速度越大,孔隙度越低;②钙质含量与速度(或波阻抗)呈正向线性关系,速度越大,钙质含量越高;③泥质含量与速度(或波阻抗)呈反向线性关系,泥质含量越高,速度越低;④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呈对数关系;⑤在油藏区,当孔隙度一定条件下,含油饱和度与油柱高度可用指数函数关系拟合

5、。由于有这些统计规律存在,使得勘探阶段经济评价精度显著提高,有时还用于一次性开发方案设计。2、通过正演模型建立关系通过合成地震记录、模型正演技术,研究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之间的关系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常用于地震薄层厚度求取。它适用的理想地质条件是,目标层上下为横向相变较小的大套均匀地层。其基本依据是薄层楔状体调谐振幅关系的Widess原理,即在砂层厚度小于λ/4(四分之一波长)范围内时,调谐振幅与砂层厚度呈单调上升关系,砂层厚度在λ/8-λ/4时,可以用线性关系近似。其基本的思路步骤为:①用

6、钻井、测井、地质等资料进行地震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②在地震剖面上标定薄砂层,将地震资料零相位化处理,提取目的层附近的地震子波或选择出合适的理论子波。③建立工区地震地质条件下的二维契状体地震地质模型。④通过模型正演,建立理论模型的地震薄层厚度与地震属性(振幅、频率)的函数关系。⑤用井位处实际的地震响应,对函数关系进行标定,作出相应的解释图板或统计函数。国内在这一方面作的工作也比较多,在实践中,又进一步总结发展了这一思路。1989年,史保平、蒋宏辉在物理实验模型研究中,证明了振幅和频率信息与薄层厚度之

7、间存在的这一关系;1991年王祁峰推导出了薄层厚度与主频、波峰振幅的关系:Am(t)和fm(t)分别为薄层反射波的最大峰值振幅和视主频;R1和R2分别为薄层上、下界面的反射系数;t1和t2则为上、下界面的对应的反射时间;f0为Ricker子波主频;β为Ricker子波的衰减因子。在生产中,也根据不同的情况常常使用简化线性关系式为:Δh为薄层厚度;a、b、c为常数;Am为谐波峰值振幅;fm为视主频;通过正演模型建立关系的方法原理比较明确,工作方法简便,又适用于少井区,国内很多湖相浊积砂岩、海相灰岩薄

8、层沉积、薄层火成岩侵入体等基本能满足该关系条件,因此这一技术在勘探与早期评价阶段获得广泛应用。以上两种方法,适用于比较理想的地震地质条件,也仅限于油气勘探、评价的早期,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进一步评价井井位设计、油藏储量估算与经济评价需要。在大多数情况下,地震地质条件要复杂得多,尤其是钻井资料较多、储层预测精度要求提高的情况下,地震信息与储层参数没有了(或不能看成)上述简单明了的关系,这时可以利用多井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储层的刻划精度。3、井储层参数平均值与地震属性直接建立统计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