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71111
大小:1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特点,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尝试根据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圈层;3、运用图表了解地球表层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结合地球各圈层结构特点,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2、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会从宏观和微观、从整体和局部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2、培养树立热爱地球和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1.地震波的波速以及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地壳的特点
2、。3.岩石圈概念,软流层知识。4.激发同学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地球系统观念的形成教学难点:1.“地幔”的有关知识。2.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形成地球系统观念。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淡话法、小组讨论法、课件演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大家在平时吃鸡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鸡蛋是分几层?学生回答:略。总结:好,由此可见同学们平日里观察生活还是非常的仔细的。那么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我们的地球可以分几层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圈层结构》的有关内容。讲授新课:(多媒体显示课题)设问:
3、由于我们平时都吃过鸡蛋,所以同学们都能记得鸡蛋的分层。但是,我们的地球呢?有没有哪位同学曾经到地球每个圈层去旅游过?还是我们哪天也把地球剥开来看过到底有几层?学生回答:都没有。提问:既然都没有,那我们是怎样知道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的呢?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要求明确以下地理概念:地震波、横波、纵波、不连续面。板书:一、内部圈层:地震波传播速度传播介质纵波 横波 自学完课本后,让学生思考: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学生回答同时填表。总结: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有关。
4、地球上的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假如地球物质完全是均一的,那么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将以直线和不变的速度前进。但实际分析的结果表明,地震波在向下传播时总是沿着弯曲的路径传播并且不同深度的波速不一致,这表明地球内部的物质是不均一的。读投影片“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分析:讲述: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的研究,人们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几个圈层结构。分析P、S波的波速变化情况,由波速的突然变化引入不连续面的存在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①两条波速变化曲线,区别出P、S波(依据:同一物质中P波速较S波快)②总结P、S波速
5、变化情况,归纳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层次及大致深度。③定义不连续界面:霍面(平均地下33Km),古登堡界面(地下平均2900Km)板书:(板图边讲边绘边讲述)通过分析图表总结(利用表解对比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备注:此部分可以用投影或电脑投到黑板上)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Km)特征地壳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平均17 1000 2900 50006370①由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②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地幔上地幔①固态②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下地幔 ①可能为固态②温度、压力和密度均
6、增大地核外核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内核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注意:总结知识点时特别要落实岩石圈、软流层范围。1.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圈的位置关系。2.软流层物质的物理性状。横波如何通过软流层?由于这一层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热温度高,岩石就像烧红的玻璃,处于塑性状态,局部地区呈熔融状态,犹如倾倒的浆糊。3.地幔的物质成分?主要是硅酸盐类,铁镁是硅酸盐类物质中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组成物质与化学成分的区别。4.内核为何是固体?①纵波在地下5000千米深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说明可能由液态转为固态;②图上未表现出,
7、横波在5000千米以下由纵波转化而成,比较微弱,进一步证明内核为固态。难点讲析:(1)横波如何通过软流层?误区:软流层给人“液体”印象,但为什么能通过横波?解析:软流层所在深度温度、压力极大,强大的压力下,岩面处于一种潜在融熔态,就像烧红的玻璃,既不是液态,又有可塑性,以岩浆形式喷出时,由于压力减小,这种可塑性岩石转化成液态。(2)内核为何是固体?误区:外核是液体,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从课本图中也没有见到横波通过,为何是固体?解析:①纵波在地下5000千米深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说明可能由液态转为固态;②图上未
8、表现出,横波在5000千米以下由纵波转化而成,比较微弱,进一步证明内核为固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