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研究

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研究

ID:28370421

大小:7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9

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研究_第1页
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研究_第2页
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研究_第3页
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研究_第4页
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究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联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影像学检查,术后腰椎滑脱率、滑脱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术后6个月腰椎融合率为100%;术后J0A评分及明显高于术前,术后12个月的改良Macnab优良率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结论三种术式联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手术效果

2、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腰椎滑脱症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关键词: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腰椎滑脱症腰椎滑脱症是骨科临床常见多发症之一,易压迫神经根,诱发椎管狭窄、腰椎发生病理性改变,临床以腰痛为典型临床特征,若不及时妥善治疗,可能进展为永久性不治之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临床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方式较多,因此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对改善临床预后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将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

3、取得较为满意的近期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51.6±2.3)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病程(3.5±1.2)年;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腰部疼痛、下坠感,均经X线、腰椎CT及MRI检查确诊,滑脱类型:峡部裂性滑脱7例,退行性滑脱11例;滑脱椎体:L3者1例,L4者3例,L5者14例;滑脱分度:1°12例,II°6例。合并腰椎狭窄9例,间歇性跛行6例,下肢放射性疼痛5例。1.2手术指证①腰椎

4、滑脱I°〜II°之间,经保守治疗无效者;②腰椎滑脱症状呈进行性进展;③伴有马尾神经压迫症状、神经根压迫症状及腰椎管狭窄表现;④脊柱畸形、间歇性跛行需手术治疗者;⑤排除腰稚滑脱III度以上者,及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1.3方法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确定手术部位,全身满足满意后,协助患者取俯卧体位,于病灶腰椎棘突头尾两侧均延长5cm作一纵行切口,并常规切开皮肤至骨膜,充分暴露病灶腰椎及下位腰椎,常规定位病灶腰椎棘突,若因腰椎峡部裂形成的真性滑脱,需处理峡部裂及周围纤维组织,并清理全部皮质,在导针牵引下置入定位针,经C臂X线机检查定位情况

5、,待点位观察良好后,于两侧椎弓根置入4枚椎弓根螺钉,并将病灶腰椎及下位腰椎部分棘突、椎板、小关节突内侧部分及椎间盘进行切除,再将切除后的椎间隙撑开复位,置入人工椎间融合器,安装连接棒,经C臂X线机检查螺钉和人工椎间融合器位置对神经根不产生压迫后,置入2跟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术毕。1.4观察指标于术后6〜12个月随访,采用X线及CT检查,观察手术效果,包括腰椎融合率、腰椎滑脱率及滑脱角;并询问患者的主、客观术前术后效果评价,包括下腰疼痛及临床康复情况。1.5评定标准1.5.1JOA下腰痛评分表,共四个项目包括主观症状、下肢疼痛及

6、麻木、日常生活动作、膀胱功能,总评分0〜29分,分值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明显。1.5.2临床康复标准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其中优: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良:有轻微症状,活动轻度受限,但对正常工作和生活无影响;可:临床症状减轻,活动受限,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差:治疗前后无改善,甚至病情加重。1.6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土S表示,计数资料釆用率(%)表示,采用单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P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具有撑开、加压、提拉等功能性作用,且可对腰椎间能提供矫正和固定

7、的作用,预防局部滑脱复位,防止病情加重。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即可发挥复位固定的作用,使复位的椎体维持正常位置,防止椎体滑脱复发,并预防腰椎不稳定,该术式与椎间融合器只顾融合术联用,其术后即可发挥的稳定作用可为人工椎间融合器提供前期保护作用,避免人工椎间融合器移位,提高融合率,另外人工椎间融合器应用后期,即可承担主要压力,预防钉棒系统发生松动断裂,保障椎体维持远期稳定性[9,10]。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经X线和CT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术后腰椎滑脱率、滑脱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术后6个月腰椎融合率为100%;术后JOA评分及明显高于

8、术前,术后12个月的改良Macnab优良率明显高于术后6个月。结果表明,三种术式联合应用治疗腰椎滑脱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保障椎体长期稳定。综上所述,三种术式联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手术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腰椎滑脱症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参考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