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意法隧道修建技术其应用研究报告

新意法隧道修建技术其应用研究报告

ID:28364874

大小:52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9

新意法隧道修建技术其应用研究报告_第1页
新意法隧道修建技术其应用研究报告_第2页
新意法隧道修建技术其应用研究报告_第3页
新意法隧道修建技术其应用研究报告_第4页
新意法隧道修建技术其应用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意法隧道修建技术其应用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意法隧道修建技术及其实践应用杨秀仁1王卓2(1、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北京,1000372、北京中铁瑞威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55)摘要:新意法作为继新奥法之后新兴的一种隧道修建技术,目前在国内的认知度和实践应用仍相当有限。为了使更多的从业人员熟悉了解这一先进的隧道修建技术,并将其推广应用到更广阔的工程建设领域,本文将在介绍新意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特意选取新意法在国内的首个工程应用实例——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出口工程,据此详细阐述其实践应用,并通过与传统隧道施工方法的对比,说明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关键词:岩土控制变形分析法;超前核心土;挤出

2、变形;预收敛;约束作用;桃树坪;实践应用NewItalianTunnelingMethod(ADECO-RS)andItsPracticalApplicationYangXiuren1XXX2WangZhuo2(1.BeijingUrbanEngineeringDesign&ResearchInstituteCo,.Ltd.,Beijing100372.BeijingZhongtieRailwaySoilEngineeringCo,.Ltd.,Beijing100055)AbstractNewItalianTunnelingMethod(ADECO

3、-RS)isanewlyemergingtunnelingmethodfollowingNATM,whichisnotquitepopulardomesticallytilltoday.Tomakethisadvancedtunnelingmethodknowntomoreindustryinsidersandextenditsapplicationtomoreconstructionengineeringfields,thispaperintroducesbasictheoriesofADECO-RS,andselectsTaoShupingTu

4、nnelofLan-YuRailwayasanexampletoillustrateitsfirstsuccessfulpracticalapplicationinChina.KeywordsADECO-RS;Advancecore;Extrudingdistortion;pre-convergence;Restraint;TaoShupingTunnel;Practicalapplication1新意法简介新意法又称岩土控制变形分析法(ADECO-RS法),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意大利的PietroLunardi教授在研究围岩的压力拱理论和新奥法

5、施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是通过对隧道掌子面超前核心岩土体的勘察、量测,预报围岩的应力-应变形态,并将其划分为A、B、C三种类型,据以信息化设计支护措施,确保隧道安全穿越复杂地质层面和实现全断面开挖的一种设计施工指导原则。目前,该工法已被意大利公路及铁路领域纳入规范,并在主要欧洲国家的大型隧道项目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1.1新意法的基本理念新意法将隧道的开挖过程分为三种变形类型,即预收敛变形、挤出变形和收敛变形[1],如图1(a)所示。预收敛变形,是指掌子面前方未开挖的隧道理论轮廓线发生向隧道内的变形。挤出变形,是指开挖掌子面受地应力调整的影响向外水

6、平挤出的变形。收敛变形,是指掌子面后方已经开挖的隧道轮廓向隧道内的变形。针对以上几种变形形式,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发生围岩掉块、地层剥落和隧道坍方等不稳定现象,影响隧道施工安全,如图1(b)所示。.---(a)变形类型(b)隧道不稳定的表现形式图1变形的种类与隧道不稳定的表现形式1.1新意法隧道设计施工主要程序1.2.1隧道掌子面稳定性评价新意法的理论认为,地下洞室的稳定性与拱效应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而拱效应能否形成以及形成拱效应的位置,决定了隧道的稳定情况。其中拱效应的形成和位置可以通过岩体开挖的变形响应来判断。新意法认为,隧道的成拱类型有

7、3种,如图2所示。拱效应类别变形响应稳定情况分类拱效应接近开挖轮廓稳定A类拱效应远离开挖轮廓短期稳定B类不能形成拱效应不稳定C类图2拱效应与分类(1)接近开挖轮廓形成拱效应,这种情况下应力为弹性,围岩变形小,隧道是稳定的,判定为A类应力应变行为。(2)远离开挖轮廓形成拱效应,应力为弹塑性,围岩变形较大,短期内可以保持隧道稳定,判定为B类应力应变行为。(3)不能形成拱效应,围岩处于松弛状态,变形很大,隧道不稳定,将其定为C类应力应变行为。1.2.2处置措施的确定根据对掌子面稳定性的评价结论,参考表1选择确定具体的隧道稳定措施。对于应变处于稳定状态的A

8、类可以采用简单的约束措施;对掌子面处于短期稳定状态的B类,可以根据隧道进尺,采取超前约束措施或简单的约束措施;对掌子面处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