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政策机遇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

抓住政策机遇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

ID:28363675

大小:57.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9

抓住政策机遇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_第1页
抓住政策机遇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_第2页
抓住政策机遇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_第3页
抓住政策机遇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_第4页
抓住政策机遇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抓住政策机遇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抓住政策机遇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为农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十一五”期间,抓住政策机遇,争取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快速推进我省农村发展,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地区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一、应着力解决目前制约农村发展的突出矛盾和认识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载体是农村,基础是农业产业,核心是农民收入。因此,让农民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增收致富和彻底改变农村面貌,才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地区发展的根本。目

2、前制约农村发展的问题和矛盾仍然很突出,必须着力加以解决,才能快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1.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服务投入不足。城乡差距不仅仅是收入差距,更重要的是公共服务的差距。建设新农村,首先要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尤其是体制性因素导致的公共服务差距。2•三个发展不足:一是基础产业规模化不足。目前我省农村的种植、养殖模式基本上是“一家一户"式分散生产和经营。滤布市场化程度很低,市场份额小,很难形成市场化优势。二是龙头企业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形成不了产业链条和资源循环再生机制,产品品种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三是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基本上是“单打独斗”、“提篮小卖”。市场局限性大,

3、物流不畅。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不能有效衔接和互动,更缺乏现代物流的服务策划,市场拉动小,应对市场能力不足。3.三个不可替代:(用三个不等式来表述)一是县乡政府税收和财政收入H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在农村产业发展中,重视加工企业而忽视基础种植、养殖业;重视引进项目而忽视农民参与程度;重视政府税收和财政收入而忽视农民收入的倾向比较突出。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收入和农民在农村经济中的主体参与问题。农民参与程度低是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进程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民有积极性、创造性,才能真正激活农村市场,才能刺激各种要素市场的发育和形成,才能有农民的增收致富和政府稳固持久的税收。二是以工业理念谋划农村

4、经济,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H把城市工厂搬到农村去。坚持以工业理念谋划农村经济,最重要的是把工业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市场理念以及效益理念引入农村经济。打破传统农业发展观的束缚,彻底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应该突出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不能单纯考虑地区经济增长,为了追求短期税收而“胡子眉毛一把抓”,大上工业项目。尤其是一些小型炼油、铸造等污染工业项目和无序而掠夺式的矿业开采在农村的发展,使农村生态环境、土地植被、资源等受到严重危害,应该严格限制和禁止。三是龙头企业和示范园区建设工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村经济发展。龙头企业和示范园区是

5、实现产业化和农村繁荣经济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龙头”和“示范”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不能围绕优势资源发展深加工,扩大生产效能,推动产业化和市场开发能力,不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洗煤滤布不能主导农村产业结构和带动农民生产致富,也就失去了龙头和示范作用,不可能得到可持续发展。以上几个方面问题的存在,使农村发展出现了五个不协调现状:一是税收、财政收入与农民增收关系的不协调。二是乡镇工业与生态环境、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不协调。三是引进项目、扶持龙头企业与农业主导产业、农民参与程度的不协调。四是农产品加工业与基础种植、养殖业发展不协调。五是产业发展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因为发展不协

6、调,形成了农业产业难以迅速发展壮大的一种屏障,正是这种屏障的形成让我们看得到农村的繁荣景象,却拿不到农业丰硕的果实。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注意把握以下三点:一是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和谐发展,民生为本”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农村发展要牢固树立“民富国强”思想,尊重农民意愿、重视农民利益和农民收入。产业政策也要向农业主导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倾斜,建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二是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把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要求。不能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7、资源为代价发展农村经济。应大力发展“双色”农业,向'‘绿色”、“特色”产业的精深加工要效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使农业发展真正走出一条生态环境好,资源利用率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新农村发展之路。三是树立统筹协调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并在全省区域经济布局中规划农村产业的开发和结构调整,确立产业定位。打破地域界限,消除城乡分隔,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建立城乡互动、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三、创新发展机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