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62405
大小:65.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09
《从雷蒙潘尼卡的多元理论说到宗教对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從雷蒙‧潘尼卡的多元理論說到宗教對話RaimonPanikkar:FromPluralismtoReligiousDialogue黃懷秋*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兼系主任Professor,DepartmentofReligiousStudiesFuJenCatholicUniversityTeresaWong摘要對雷蒙‧潘尼卡來說,多元論與對話的對話,在概念上雖是不同的,在實際上卻密不可分。從最深邃的角度看,二者都根源自事物的本性。一方面,事物本身即是多元的,它不能還原為一個單一體系;但在另一方面,這個多元的實體世界,卻對它的參與者提出一個極端得近乎不合情理的要求:
2、不是互不相干,而是相與對話。這篇論文即在探討潘尼卡的多元論與對話論者之間的關係,說得正確一點,它將以潘尼卡多元論為經,以他的對話論為緯,也就是,要經由潘氏的多元論看出其對話理論。在安排上,第一段將簡單地陳述多元論出現的時代背景,好對照出潘尼卡多元論的特色(第二段),文末(第三段)將述說潘尼卡幾點最常遭到質疑的地方,再設想他會如何回答。關鍵詞:潘尼卡,宗教對話,多元論AbstractForRaimonPanikkar,pluralismanddialogicaldialogue,thoughdifferentinconcept,arecloselyconnected
3、inpractice.Seenfromthedeepestperspective,botharerelatedtothenatureofreality.Ontheonehand,realityisitselfpluralistic;itcannotbereducedtoasinglesystem.Ontheotherhand,thispluralisticworldofreality,whenfacingitsparticipants,neverthelessbringsoutaradicalclaimwhichseemsveryunreasonable:nott
4、ohavenothingtodowithoneanother,buttoparticipateindialogue.ThisarticleaimstoinvestigatetherelationshipbetweenPanikkar’sideaofpluralismandthatofdialogue.Morecorrectly,itwillelucidatethelatterthoughananalysisoftheformer.Theplanwouldbeasfollow:first,tosummarizeabriefaccountofthehistoricba
5、ckgroundofpluralism,then,topresentPanikkar’stheoriesonpluralism,andfinallytounderlinesomeobjectionsonPanikkarandtoimaginehowhewouldanswer.Keywords:RaimonPanikkar,pluralism,religiousdialogue.前言本文曾於2007年6月25日於台灣宗教學會第四屆年會及其以「宗教對話」為題的學術論文發表會中口頭發表。本文並未正式出版。對雷蒙‧潘尼卡來說,多元論與對話的對話潘尼卡把對話分做「辨證的對話
6、」與「對話的對話」兩種,下詳(見本文頁7-8)。(宗教對話是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在概念上雖是不同的,在實際上卻密不可分。從最深邃的角度看,二者都根源自事物的本性。潘尼卡,<多元論的神話:巴別塔>,《看不見的和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頁95:「多元論植根於事物最深層的本性」,潘尼卡,<宗教內對話>,《宗教內對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頁41:「對話的對話…要到實在者的本性中去找」。一方面,事物本身即是多元的,它不能還原為一個單一體系;但在另一方面,這個多元的實體世界,卻對它的參與者提出一個極端得近乎不合情理的要求:不是互不相干,而是相與對
7、話。這是潘尼卡與另一些主張「就這樣吧!」的多元論者保羅‧尼特分開四種宗教對話的模式,即「置換模式」,「成全模式」,「互益模式」,與「接受模式」,後面兩種都可歸入多元理論,其中「互益模式」就是「因多元而對話」,而「接受模式」則是「因多元而接受」。Cf.保羅‧尼特(著),王志成(譯)《宗教對話模式》,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4。最主要的差異所在:亦即「因多元而接受」,與「因多元而對話」的差異。對潘尼卡而言,對話,是事物本身的深層需要,除此之外,它不能有別的意圖(如皈化、支配他人等)。因為在我們今天這個「凱羅斯階段」(kairologicalmoment)中,只有對話
8、,才能化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