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62056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从阅读中汲取养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阅读中汲取养分阅读过程是读者通过文本和作者进行的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那么,语文课堂阅读,则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适应时代的新目标,新要求。在信息社会,在提倡创新,张扬个性的今天,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从中识别、区分、筛选,组合信息,这种实用性的阅读技能越来越重要。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转变观念,克服心理阻抗,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让其在有限的课堂时空里有足够的时间读书和思考,借助以有信息亲历阅读过程,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一、自主阅读,搜
2、集整理信息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放了,观念更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材料。因此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在教学中,我尝试从几个方面引导他们开展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1、课内外想联系,开放课堂,开放教材,让学生根据课内知识去搜集资料,补充课文,使课文的内涵跟丰富,学生的视野更开阔。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学生在此
3、基础上深入探究,获得超文本的信息量,把“课本”读厚了。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我让学生依据课文搜集有关资料,学生找到许多描写小兴安岭的文章,包括旅游的介绍文字,有的把小兴安岭的图片资料都打印了出来。这样的阅读,筛选,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他们惊喜地认识到知识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取,不再是光听老师耳提面命了。这样就为他们自己学会了读书,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会方法,养成习惯,只有当读书成为一种自主活动,学生才会去粗取精,淘沙见金。2、注重书本与生活相联系。生活是一本开放的大书,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中,我竭力引
4、导学生睁开双眼,用心感受,要他们"两耳多闻窗外事,一心要读有用书",多从生活中吸收信息充实自己,可以启发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开阔心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到时事政治,如十六大会议、申奥活动、足球比赛;小到家庭生活、社区活动、校园生活,都要学生留心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体味、比较、分析、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生活与大自然是学生更为广阔的课堂。。二、合作探究,组合运用信息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没有极强的团队合作、相互学习的精神,仅凭个人很难做好一件事情。所以现在提倡合作学习,一起分享成功的体验
5、。“叩问”是读者与文本对话与交流的起始,要求读者的期待视界即原认知结构与文本的难易程度相当,以求得同化或顺应,建构起文本意义。所以,我们要利用或者帮助学生形成恰当的期待视界,引发其对课文的叩问,激起体验和探究的欲望。那种教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以“高屋建瓴”之势向台下的“芸芸众生”频频发问,以至于环顾教室,为“鸦雀无声”,无人回答而“灰心丧气”的局面该结束了。在教学活动中,我结合书本生活,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方向,合作学习,“让学生回归到学前的勇于探索的状态中”。然后把搜集到的信息加以组合,即进行专题研究阅读。《群鸟学艺》是一则
6、寓言,学生一读课题自然就会去推想课文内容,这是一种阅读期待。而根据课题提问是一种新的阅读方法。因此,教师择定课题为“叩问点”——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这立即点燃了学生“全面叩问”的热情,。教师再用计算机即时将问题归类,使学生感悟到提问可抓住关键字,实现了“叩问有法”,并通过阅读第一段“叩问有得”。当然,叩问不局限于阅读的初期。因为问题的大小、深浅,也取决于期待视界。比如学生了解群鸟学搭窝的结果后又问:哪些鸟仍旧不会搭?哪些鸟搭得很粗糙?为什么燕子的窝漂亮、结实又暖和,它是怎么搭的?凤凰的窝是怎样的?当课文中的重点词、中心句、
7、难懂之处或对课文的异议都成为叩问点时,“深入叩问”便产生了。接着这种叩问又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引向了更广阔的课外学习空间,他们竭其所能,上网、到图书馆……探询其中的科学依据,完成了多学科的知识整合。可见,叩问是“预见”到“验证”的过程,这中间,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运动和发展。三、感悟创新,加工内化信息在对文本的解读活动中,读者要在文本中寻找答案,解决疑问,就应时时“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用心体验作品的情境和情感,并时时回应文本——喜忧哀乐,文本的意义才能生成,读者新的视界才会形成。阅读教学中,我们就要让学生通过亲自
8、尝试,自觉体悟来破译、还原和回应课文里面的情感世界。阅读就是要到达过多个体验的“停靠站”才可能达到终点。欲有感而发,这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这些信息,思维,想法灵感加工,创造,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这是更深层次的交流。“体验”是读者与文本对话交流的中段。如在“人间爱永恒”的资料性研究学习中,学生感于亲情伟大,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