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大物理到MIT材料博士,我的申请经验(世毕盟学员).docx

从科大物理到MIT材料博士,我的申请经验(世毕盟学员).docx

ID:28361676

大小:74.8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9

从科大物理到MIT材料博士,我的申请经验(世毕盟学员).docx_第1页
从科大物理到MIT材料博士,我的申请经验(世毕盟学员).docx_第2页
从科大物理到MIT材料博士,我的申请经验(世毕盟学员).docx_第3页
从科大物理到MIT材料博士,我的申请经验(世毕盟学员).docx_第4页
从科大物理到MIT材料博士,我的申请经验(世毕盟学员).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科大物理到MIT材料博士,我的申请经验(世毕盟学员).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个人情况Decision:MSE@MITMajor:AppliedPhysicsGPA:3.97TOEFL:112(S24)IELTS:7.5GREGeneral:V160+Q170+AW3.5GREPhysics:990Publication:1submitted,1inpreparation序言大一大二的我参加过学校里许多场不同主题的飞跃讲座,看着台上的学长学姐侃侃而谈讲着自己的经历,虽然并不一定能听的很明白,但是慢慢的也对申请出国有了一些基本的印象。当时会觉得羡慕他们,在本科毕业之后能去那些小时候就听

2、说过的海外学校继续自己的学业,甚至可能产生“一定只有能出国留学的人才是最成功的人吧”的念头。到了现在,站在他们的位置,在了解、思考了更多之后,才发现出国并不是什么大学的终极目的,把握本科四年的时光,深入理解自己的兴趣与能力,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最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的道路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如果你在经历了本科阶段的课程学习和基本的科研训练之后,能够保持对自己的这一领域的兴趣,同时你也愿意去尝试一个崭新的体验,还是很鼓励大家理性的考虑申请海外的理工科PhD项目的。虽然近些年国内各大高校的研

3、究水平突飞猛进,在许多领域都有了可以堪称世界一流的学者和研究组,但是就对PhD学生的整体培养和发展前景而言,根据我的个人体验和了解,海外的topPhDprogram可能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前期准备有一个从世毕盟(GGU)这里学习到的、我很认同的说法:申请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物质基础”主要就是指的在正式的申请开始前所做的个人积累和能力提升,包括GPA、标准化考试成绩、科研经历的积累(包括学术论文)。“上层建筑”主要指的一些申请季的工作,比如选校、文书(CV、SOP、PHS

4、)、联系推荐信和套磁。 要想有一个好的申请结果,肯定是两者都要重视的,但是在不同的时期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在正式的申请季前,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夯实“物质基础”上。如果一个申请者没有一个较好的成绩,没有能体现你科研潜力的有说服力的科研经历,无论怎么进行文书的包装,都不可能取得一个较好的结果。而在申请季开始后(大概9月左右),本科前三年的成绩已经固定下来了,大四上学期才开始的新课题在申请时基本也不太可能作为你在申请材料讲述的最重要的一段科研了,这时候更需要做的是通过套磁和其他方式收集申请相关的信息,理性选择适合

5、的学校和PhD项目,以及通过文书的撰写将自己的优势和亮点展现出来。就前期准备的各种要素而言,最不重要的当然就是标准化考试,而标准化考试中最不重要就是GREGeneral。对于GREGeneral来说,我觉得Verbal考到150,AW考到3.0基本就可以满足所有理工科项目的标准了。根据我的体验,GRE的准备真的是一件无比痛苦的过程(尤其是背单词),建议利用假期短时间一两个月集中突破、完成考试,一次就拿到一个满意的分数。长线作战可能更加“劳命伤财”。 相比GRE,托福更像是一门真正的语言考试,也更应该重视。对

6、于大部分学校的理工科项目来说,总分100以上,口语22以上应该就没问题了。当然如果总分能在110以上(口语高于24)算是对个人语言能力的一个加分,但是我觉得这个还是量力而行比较好。 不少理科项目(比如物理、化学)还要求申请者有GRESub的成绩。据我的个人经验,对于物理相关专业的同学建议大家在大三上学期就把Sub考掉。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Sub在中国大陆一年只有一场,提前一年就考可以多一次考出好成绩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Sub物理考试涉及的内容基本不超过大一大二的课程范围,在大三刚开始的时候趁热打铁应该是一

7、个更好的选择。当然偏工程的项目(比如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基本都是不需要GRESub成绩的。对于只申偏工程项目的同学,应该就不需要考虑Sub的问题了。GPA当然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反映了你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但是也不能抱着“唯GPA论英雄”等态度。一方面,GPA比别人高并不一定代表着比GPA低能申请到更好的学校,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另一方面,不同的学校有GPA的算法,所以是很难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校进行直接的横向对比。与其为GPA的数值斤斤计较,不如更重视一下和自己的排名以及一些最核心课程的成

8、绩(比如物理的最核心课程应该是四大力学、固体物理之类的)。 研究能力应该在大部分学校最看重的,毕竟基本所有理工科的PhD项目都主要还是一个research-oriented的项目。积累丰富的科研经历并不要求你在很多实验室参加过各式各样的不同方向的课题,最好还是在一到两个相关联的领域里深入的参与一些课题。在实验室不能就简单的成了研究生师兄或博士后师兄的“实验助手”,更重要是积累在此领域的expertise(e.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