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与控制的探讨.doc

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与控制的探讨.doc

ID:28360873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9

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与控制的探讨.doc_第1页
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与控制的探讨.doc_第2页
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与控制的探讨.doc_第3页
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与控制的探讨.doc_第4页
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与控制的探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与控制的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与控制的探讨-工程事故分析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与控制的探讨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与控制的探讨-工程事故分析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与控制的探讨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与控制的探讨-工程事故分析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与控制的探讨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与控制的探讨-工程事故分析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与控制的探讨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与控制的探讨-工程事故分析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与控制的探讨[摘要]混凝土的水化热、收缩、温差等变形作用引起的结构裂缝,是复杂而又常见的。本文在参阅了大量资料基础上,结合实际对

2、裂缝的观察、分析,提出了裂缝的几点儿控制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裂缝分析与控制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建筑业取得了辉煌成就,设计和施工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结构方面:球形网架结构、高层框架结构、大跨度预应力结构;材料方面:高强超高强混凝土、轻质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玻璃纤维混凝土、新型外掺剂等及空心砖、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砌块等小预制件也得到逐步推广。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就是混凝土裂缝问题。裂缝的存在降低了结构质量,如耐久性、整体性和抗震性。同时,各种裂缝给使用者造成了感观上和心理上的不良影响。已成为评判混凝土结

3、构物质量的首要标准。因此,加强结构裂缝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1.0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类  按成因分为温缩裂缝、干缩裂缝;按出现的时间可分为:(1)早期裂缝,在一个月内出现。(2)中期裂缝,约六个月内出现。(3)后期裂缝,1-2年或更长时间出现。按裂缝深度可分为:(1)表面裂缝,h≤0.1H。(2)浅层裂缝,0.1H

4、。(2)顶层楼板和墙体连接处;(3)大体积混凝土表面;(4)梁端底、板角、柱端、悬挑结构根部、预应力构件的斜面裂缝;(5)钢筋保护层过厚,预埋件表周等等。  3.0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引起裂缝的因素很多,有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和施工经验上的原因,也有材料质量上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是变形作用。如基础不均匀沉降变形,温度变形,干缩变形等。此类裂缝几乎占全部裂缝的80%以上。  4.0混凝土结构裂缝的综合控制  4.1结构设计方面  设计人员应对结构裂缝引起足够重视,可以采用“抗与放”或“抗放兼施”进行结构设计,留伸缩缝与不留伸缩缝的方法都是

5、以放或抗为主的方法。要严格执行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混凝土结构要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4.1.1后浇带的有效作用  对由于温度收缩应力引起的开裂,可采取永久式伸缩的办法,即设置伸缩缝,但从防水角度考虑,永久性的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给工程的防水质量带来严重不利,止水带渗漏是常见且又难以处理的质量缺陷,所以后浇带的应用是一种进步,但其应用需要一定条件。  利用后浇带取代永久伸缩缝应注意以下问题:(1)后浇带中清理垃圾困难,接缝不密实,后期可能形成两条裂缝。因此,需注意其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2

6、)间距不宜过长(30m左右),填充封闭时间不宜过短,以能将总变形进行一半以上的时间为佳,从目前混凝土的收缩量来看,3-6个月方能取得明显效果,最短不少于45d,在软土地区,填充时间在结构封顶以后,方可有效释放差异沉降的应力。实践证明,从长期正常使用来看,这种以“抗”为主的无缝工程较留永久缝具有整体性好,防水性好,抗震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  4.1.2混凝土结构形式与强度等级  在水平结构(如梁板、墙等)中,尽量采用中低档混凝土的强度等级(C25-C35),利用后期强度R60。钢筋保护层厚度过薄,对耐久性不利,过厚会增加开裂宽度和开裂率,所

7、以要根据耐久性要求的最小允许厚度确定。如C25-C35混凝土结构,按50年设计使用年限,保护层最小厚度为25mm;混凝土强度≤C20时为35mm;≥C35时为15mm。遇有高湿环境对应加厚保护层。如果保护层厚度不均匀,也易引起裂缝。  在结构体系方面,已从过去大量运用简支构件组合的静定体系发展为超静定框架和剪力墙体系,它们的约束度显著增加,约束应力也相应增大,所以要尽可能降低结构的约束度(约束变形与自由变形之比)。  4.1.3设置控制缝来防止裂缝  4.2施工工艺方面  4.2.1混凝土的生产供应问题  由施工单位委托搅拌站向现场供应商砼

8、时,委托技术依据只有设计院确定的强度等级,都忽略了工程特点对大体积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这对控制裂缝不利,施工单位应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协调搅拌站、监理、设计及甲方管理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