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测试样题及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测试样题及答案

ID:28351791

大小:6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9

教育学、心理学测试样题及答案_第1页
教育学、心理学测试样题及答案_第2页
教育学、心理学测试样题及答案_第3页
教育学、心理学测试样题及答案_第4页
教育学、心理学测试样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心理学测试样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学心理学模拟题A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c)A、《教育学》B、《论共产主义教育》C、《新教育大纲》D、《民主主义与教育》2、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b)A、赞科夫B、布鲁纳C、根舍因D、杜威3、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a)A、永恒性B、历史性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a)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d)A、决定作用B、加速作用C、延缓作用D、加速或延缓作用6、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A、机器大工

2、业B、社会主义制度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资本主义制度7、下列不属于国民教育制度组成部分的是()A、教育设施B、教育领导体制C、办学体制D、教育内容8、教师的根本任务是(d)A、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发展学生的智力C、传授科学文化知识D、教书育人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c)A、备课B、课外辅导C、上课D、检查评定成绩10、《学记》上说,“不凌节而施”,它体现了(a)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11、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称之为()A、反映B、感受性C、意识D、感应性12、人们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于阅读,这是利用

3、知觉的(a)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3、记忆过程包括(d)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14、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属于(b)思维A、直接性B、间接性C、广阔性D、创造性15、智力技能的特点是(b)A、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16、智力是下列那种能力的综合(b)A、观察能力B、思维能力C、一般能力D、特殊能力17、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页脚---A、成就动机理论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C、成绩结构理

4、论D、归因理论18、情绪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A、需要B、动机C、态度D、认识19、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a)气质类型的特点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20、下列哪一种健康不属于健康概念的一部分(d)A、身体健康B、心理健康C、社会适应良好D、自我意识正确二、填空题。1、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主张以为中心,方法是。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和。3、在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问题上,教育史上形成的两个理论流派是和。4、师生关系包括教育关系、和。5、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和。6、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和性格。7、按记忆的内容和对象可以将其划分为、逻辑记

5、忆、和动作记忆。8、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和。9、一般能力是指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10、根据主客体之间需求关系的不同,可以把基本的情绪划分为、悲伤、恐惧四种。三、名词解释题。1、教育目的2、广义课程3、技能4、思维四、简答题。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2、教育要适应人发展的哪些规律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4、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五、论述题。试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如何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模拟试题参考答案A-页脚---一、单项选择题1、C2、B3、A4、A5、D6、B7、D8、D9、C10、A11、A12、A13、B14、B15、A16、B17、A18、A19、A20、D二

6、、填空题1、学生、做中学2、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3、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4、道德关系、心理关系5、演示法、参观法6、能力、气质7、形象记忆、情绪记忆8、判断、推理9、很多种活动、基本10、快乐、愤怒三、名词解释题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2、广义课程: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当学习所有学科与应当从事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及其有计划的进程。3、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获得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操作活动方式。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4、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

7、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四、简答题1、(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性质和要求(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们培养人的素质要求(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2、(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