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32144
大小:6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辛镇地区沙三段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辛镇地区沙三段油气富集规律研究[摘要]东辛油田是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中的大油田之一,勘探面积234km2o东辛油ED既是陆相断陷盆地中央背斜带复式含油气聚集带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复杂断块油田的代表。多年以来,该油田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储量增长速度,而且仍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关键词]构造复杂;断裂系统发育;沉积背景;砂体成因;成藏主控;中图分类号:TE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202-01东营构造处于济阳拗陷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中段,其周围有“五油三洼”,即北、西、南分别为民丰洼陷、利津洼陷、牛庄一六户洼
2、陷,西北、东北、东南、西南分别为胜坨油田、永安镇油田、广利油田、现河庄油田和郝家油囚。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工区内相继发现了营2、营6、营11、营93、营543、辛161、辛50等油藏,主力产层为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沙三中亚段),共计上报地质储量4595万吨。在2010年、2011年相继在多口新钻井中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同时发现了许多具有“小而肥”特征的浊积岩油藏,预示该区沙三中亚段浊积岩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辛镇构造研究区毗邻东营构造,其沙三段无论是在沉积背景、砂体成因、空间展布、油气富集、成藏主控方面都有较大程度的相似,工区面积140k
3、m2,主要在南部条带的辛164—辛133—辛162一线上报探明储量791xl04t,北部探明面积外油气显示井50余口,获工业油流井10余口,具有较大滚动勘探潜力。辛镇地区以往工作主力层系为沙二段,对沙三段浊积岩油藏有所忽视,该区沙三段探明外50余口井油气显示,显示出较大滚动勘探潜力,但该区滚动勘探和产能建设方烦0前仍存在着几点主要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多物源影响,有利沉积相带认识不清;(2)断裂发育,砂体变化快,储层描述困难;(3)油水关系复杂,油气主控因素不清;(4)有利相带不清。为此,2016年,通过对研究区沙三中亚段
4、综合地质研究,开展地层精细划分和对比,针对东营三角洲北侧重力流沉积,建立重力流沉积识别模板,明确重力流沉积模式,总结发育规律,结合物性分析提出有利的勘探区带。同时,明确屮央隆起带的油气来源以及运移通道,建立油气成藏的模式,为该区圈闭评价以及下一步滚动勘探提供可靠的依据。一、研究思路立足于东营三角洲北侧沙三屮段隐蔽型油气藏的滚动勘探现状,利用已冇地层格架,对不同沉积吋期的古地貌进行恢复,进而在古地貌以及古构造控制的基础上结合岩心、测录井以及地震资料对工区的砂体成因、沉积特征以及砂体展布进行研究,并对主力砂体进行精细对比与刻画,对工区进行浊积岩
5、的油气成藏研究。研究遵从以下步骤:1•整理不同时代测井数据,解决因岩性、沉积环境差异引起的速度差异,实现分区井-震标定和重要界面地震高分辨率层序解释;地震层序解释约束下,以钻井、测井上四级层序类型及界面识别标志,开展钻井分层调整和修正;东营地区与辛镇地区统一研究,地震地层、钻-测井地层划分与对比,实现全区统层;2•根据钻井、录井、取心等资料,明确本区重力流沉积砂体成因类型;对研究区进行地震相分析,总结该区砂体地震反射特征;在沉积体系研究基础上确定有利物源方向,建立砂体沉积模式;开展主力砂层组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研究;3•按砂体成因进行分类,统计
6、不同时期砂体的分布,总结其沉积特征;基于微观储集特征及物性测试数据,进行储层特征和控制因素分析;对不同成因砂体物性进行初步评价,落实有利储层类型;完成研究区砂岩储层分类评价。4.在层序格架内,开展地震反射结构特征及地震相分析;开展相位转换、频谱分析和地层切片研究;完成地震多属性提取和融合处理;结合钻井资料和地震沉积学研究结果,完成重点层系储层分布预测。5•在明确重力流储层展布基础上,通过典型油藏解剖,明确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结合构造、储层特征,建立油气成藏及富集模式,明确沙三段油气富集规律。二、主耍成果与认识1.系统建立了工区内层序地层格架,
7、完善了该区沙三中亚段地层划分方案。将沙河街组中亚段三段划分为了10个砂组,原沙三上亚段下部2个砂组为1、2砂组,原沙三中亚段6个砂组分别对应于现在的3-8砂组,原沙三下亚段1、2砂组并入沙三中亚段,作为其中的第9、10砂组,辛镇地区主耍发育1-8砂组;2.对研究区318口井进行了井-震精细标定和层位的局部修订,并对辛镇地区三维地震进行了加密解释和闭合工作,加密程度从8*8精细到4*4,重点层位加密解释至2*2;以此为基础,完成研究区地层厚度、构造图编制;1.在井震结合的现今地层厚度落实基础上,利用分岩性压实校正和基于滨线轨迹迁移的古水深恢复
8、技术,完成了不同砂组古地貌恢复;2.开展了重力流砂岩成因细分,建立了重力流沉积模式。基于岩心观察提出了7种由不同成因形成的岩石相类型划分,并建立了基于成因解释的三角洲前缘重力流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