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29281
大小:314.4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9
《初中物理真题目易错题目练习例答案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经典错误及分析-欧姆定律、电功率部分1.对式子R=U/I的理解,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成反比C、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无关D、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则通过它的电流为零,此时导体的电阻为零2.两只电阻,甲标有"10Ω,1A",乙标有"15Ω,0.6A",把它们串联在电路,允许接在最大电压为_______V的电路中.3.L1、L2两只灯额定电压相同均为U,额定功率P额1>P额2,把它们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2、A.两灯串联使用时,实际功率P1P2C.串联时两灯消耗的总功率P总>P额2D.并联使用时两灯消耗的总功P总3、能是 kWh,这个计算结果与冰箱铭牌上提供的相关参数差异较大,是由于冰箱具有 工作的特点而造成的. 答案与分析1.可能错误:A或B或D.产生的原因是没有认识到电阻是导体的一种特性,与电压电流等外界因素无关.正确答案:C2.可能错误:19V. 忽略了串联电路这要因素.U=10Ω×1A+15Ω×0.6A=19V 正确答案:15V. 1A、0.6A是甲乙两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由于两电阻串联,电流相等,为保证整个电路安全,所以应取小值0.6A,I甲=I乙=0.6A U=10Ω×0.6A+15Ω×04、.6A=15V3.正确答案:D 4.这是一道在教学中多次用的题目,每次用都会出现较大的问题.可能错误: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不画出两种情况下的的电路.只是在用脑子想电路图.乱是第一感受.感到无从下手.正确答案:B分析过程:当电表为电压表时,S闭合,电路如图1.由于电压表相当于断路,去掉后电路如图2.由图2可以看出两电阻是串联.由图1可知,甲电压表测的是总电压,乙电压表测的是R2的电压.由电路中电压与电阻关系可知,两电阻之比为R1:R2=1:2.当电表为流表时,S断开,电路如图1.由于开关断开,去掉后电路如图2.由图2可以看出,两电阻是并5、联,电表甲测的是R2的电流,电表乙测的是R1R2的总电流.因为R1:R2=1:2,所以I1:I2=2:1.则乙测的总电流与R2的电流之比为3:1.5.0.5KW.h. 1680KW.h. 不连续工作 初三物理中考总复习电学部分易错题分析例1.一个验电器带有正电,它的箔片张开某一角度,用另一个有绝缘手柄的导体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关于导体的带电情况,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可能带负电B.只可能带正电B.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D.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解析]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说明箔片上正电荷减小,而金6、属球上的正电荷增加,显然这是导体的异种电荷吸引的结果。这说明导体是不可能带正电的,导体带负电是可能的。但如果导体不带电,靠近带正电的金属球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的近端会出现异种电荷──负电荷,远端会出现同种电荷──正电荷,这种感应电荷也会对金属球的正电荷有吸引作用,使箔片上的正电荷减小,所以完整的答案是:带负电或不带电都可能。正确答案为C。例2.一个灯泡的铭牌上标着“PZ220──100”,在室温下用伏安法测得它的灯丝电阻为R1,后在正常工作时再用伏安法测得它的灯丝电阻为R2=48.4欧,发现R2比R1大10倍以上,这是由于()A.前7、一次测得的阻值必定是错的B.后一次测得的阻值是错的C.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属于这种导体D.不论什么导体,都是温度越高电阻越大[解析]此题是分析判断实验结果的正误,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了解灯丝在不同条件(温度)下的电阻值不同,加深学生对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理解。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长度、截面积、材料以及温度有关,大部分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个别除外)。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欧,灯泡不发光时灯丝电阻很小,所以正确的说法是C。例3.把一个1.5欧的电阻与一个用电器串联后接到电压是7伏的电源上,要想使用电器消8、耗的功率是8瓦,则这个电源供给用电器的电流可能是()A.2安B.3.5安C.2.67安D.2.31安[解析]本题将用电器消耗功率P限定为8瓦,其所加电压U、通过电流I和自身电阻R均不知,用电器是与1.5欧的电阻串联在7伏
3、能是 kWh,这个计算结果与冰箱铭牌上提供的相关参数差异较大,是由于冰箱具有 工作的特点而造成的. 答案与分析1.可能错误:A或B或D.产生的原因是没有认识到电阻是导体的一种特性,与电压电流等外界因素无关.正确答案:C2.可能错误:19V. 忽略了串联电路这要因素.U=10Ω×1A+15Ω×0.6A=19V 正确答案:15V. 1A、0.6A是甲乙两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由于两电阻串联,电流相等,为保证整个电路安全,所以应取小值0.6A,I甲=I乙=0.6A U=10Ω×0.6A+15Ω×0
4、.6A=15V3.正确答案:D 4.这是一道在教学中多次用的题目,每次用都会出现较大的问题.可能错误: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不画出两种情况下的的电路.只是在用脑子想电路图.乱是第一感受.感到无从下手.正确答案:B分析过程:当电表为电压表时,S闭合,电路如图1.由于电压表相当于断路,去掉后电路如图2.由图2可以看出两电阻是串联.由图1可知,甲电压表测的是总电压,乙电压表测的是R2的电压.由电路中电压与电阻关系可知,两电阻之比为R1:R2=1:2.当电表为流表时,S断开,电路如图1.由于开关断开,去掉后电路如图2.由图2可以看出,两电阻是并
5、联,电表甲测的是R2的电流,电表乙测的是R1R2的总电流.因为R1:R2=1:2,所以I1:I2=2:1.则乙测的总电流与R2的电流之比为3:1.5.0.5KW.h. 1680KW.h. 不连续工作 初三物理中考总复习电学部分易错题分析例1.一个验电器带有正电,它的箔片张开某一角度,用另一个有绝缘手柄的导体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关于导体的带电情况,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可能带负电B.只可能带正电B.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D.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解析]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说明箔片上正电荷减小,而金
6、属球上的正电荷增加,显然这是导体的异种电荷吸引的结果。这说明导体是不可能带正电的,导体带负电是可能的。但如果导体不带电,靠近带正电的金属球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的近端会出现异种电荷──负电荷,远端会出现同种电荷──正电荷,这种感应电荷也会对金属球的正电荷有吸引作用,使箔片上的正电荷减小,所以完整的答案是:带负电或不带电都可能。正确答案为C。例2.一个灯泡的铭牌上标着“PZ220──100”,在室温下用伏安法测得它的灯丝电阻为R1,后在正常工作时再用伏安法测得它的灯丝电阻为R2=48.4欧,发现R2比R1大10倍以上,这是由于()A.前
7、一次测得的阻值必定是错的B.后一次测得的阻值是错的C.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属于这种导体D.不论什么导体,都是温度越高电阻越大[解析]此题是分析判断实验结果的正误,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了解灯丝在不同条件(温度)下的电阻值不同,加深学生对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理解。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长度、截面积、材料以及温度有关,大部分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个别除外)。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欧,灯泡不发光时灯丝电阻很小,所以正确的说法是C。例3.把一个1.5欧的电阻与一个用电器串联后接到电压是7伏的电源上,要想使用电器消
8、耗的功率是8瓦,则这个电源供给用电器的电流可能是()A.2安B.3.5安C.2.67安D.2.31安[解析]本题将用电器消耗功率P限定为8瓦,其所加电压U、通过电流I和自身电阻R均不知,用电器是与1.5欧的电阻串联在7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