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当今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ID:28326574

大小:63.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当今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_第1页
当今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_第2页
当今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_第3页
当今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_第4页
当今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今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今作文教学的误区及对策陈金花摘要: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就是疲于应付作文考试,一味地追求高分。为此,不少教师形成一套模式化写作教学方法,妄想找到写作的捷径。其实,这种功利化的教法是舍木逐末的,它导致严重的人文精神缺失,学生的个性思维也受到严重束缚。此外,脱离经典阅读的作文教学,也使写作走向了“死胡同”。关键词:作文教学;误区;对策作者简介:陈金花,33岁,从教10年,自任教以来多次被评为校级或县级优秀教师。2009年《睡美人》课堂教学获校级“青年教师课堂大赛”一等奖;《春之怀古》教案设计获校级“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2010年获“中

2、学语文试题设计比赛”一等奖。另外,多篇论文发表在校级的论文汇编。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作文教学一直最难啃的“硬骨头”。但是为了追求高分,神圣的写作最终也堕入功利化和模式化的泥潭。如今,作文教学早已脱离了写作之道,深陷重重误区。误区一:舍木逐末,人文精神缺失所谓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类终极目标的关怀,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追求,对高尚的精神人格的塑造。人文精神渗透作文之中,在我看来就是古人所说的“德”。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说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牛者何哉?”可见,“文”到底离不开“德”。那么“作文”也就离不开“做人”。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尚的精

3、神品质,没有深刻的人文修养和博大的胸襟,在文学上是难以达到一定高度的。可是当今的教师从来都是忽略这一点,甚至“舍”去“德”之“根本”。在强调作文的同时,从来都不强调做人。只追求八股套路作文,只看重学生作文的结构和技巧,至于思想、情感与内容是否真实全然不顾。学牛为了取得好分数,任意拔高立意,泛泛空谈,失却了真情实感,只剩千人一面的虚伪的灵魂面具。最近听了一堂小学的看图作文指导课,图中画的是一对残疾夫妇,在斜坡上一前一后推着载煤的车,女人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学生在说构思吋,都在极力的想像他们曾经的生活有多悲惨,以能把别人的生活编的离奇曲折为能事

4、。这种脱离画面的任意想像,完全是脱离生活实际的虚假构思。可是台上的老师并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小学毕业考,很多孩子都知道写拾金不昧的内容会得高分,可是真正拾过金的又有几人?拾而不昧的又有几人?中考、高考作文,也都与“做人”渐行渐远,撒谎作文层出不穷。太多人写自己身残志坚或者父母双亡的,只要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和同情,不管三七二十一。作文教学走到这一步,作为任何良知尚未麻木的语文教师是否应该深刻反思: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什么?古人云:“文以载道”,可我们的作文除了能载“分数”,能载什么“道”呢?对策:诚信做人,呼唤真情写作《菜根谭》中

5、说道:“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恰好”、“本然”,其实就是最难得“真”与“淡”。做人要真,作文也应如此,他们有共通之处。比如:李H做人飘逸,所以诗也飘逸;杜甫为人沉着,因此诗也沉着。曹雪芹要不是看尽了人情冷暖,怎会有《红楼梦》这部悟透人生的绝世之作;歌德一生最伟大的作品《浮士德》,又何尝不是所有永不放弃追求真理的伟人的缩影?伟人的作品不正是他们人生的真实写照或发自肺腑的真言吗?当然,毕竟学生涉世不深,要他们写岀有深度的文章,似乎不太可能。但是我们应该让学生从最基本的诚信做人开始。做人诚实,作

6、文也就真实;做人虚伪,作文也会虚假。将“诚信”一词嫁接至作文,即要求写生活真实之事。不胡编乱造,不虚情假意;不矫揉造作,不高唱赞歌;不迎合分数,不迎合他人;不华而不实,不迷失自我。让作文成为记录生活、再现生活的表现形式;让作文直抒心声,透尽灵气,正所谓“浩然正气浩然文”。误区二:妄求捷径,个性思维缺乏写作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想找到一个“模式”,让学生能大批量的“生产”出所谓的优秀作文。比如有教师在课堂上大谈“开头很重要,结尾像把刀,中间一笔草”的观点。言下之意,阅卷老师为了速度往往只看开头结尾,所以只要头尾精彩即可,管他中间一团糟。有一个老教

7、师提出写作五字结构模式:“引、提、联、评、结”,并自以为是经验之谈,仿佛自己发现了古往今来写作之“惊天秘诀”。这种做法不仅害了学生,还把学生引向一种固定的模式和框框之中,束缚了学生的个性思维。有些毕业班的教师,为了学生短期内作文有大幅度提高,能捞到高分,总结出“背熟范文打天下”的“绝招”。这种“绝招”据说立竿见影,屡试不爽。但笔者却曾深受其“高徒”之苦。记得有一次,我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第一次……”,结果几乎有一半的同学写“第一次学炒菜”,另一半的同学写“第一次骑自行车”,情节也都大同小异,让我吃惊不小,仔细一问,才知道他们毕业考前每个人都

8、背了大量的范文。此外,平时在修改学生的作文时,也常常看到好几个学生同吋引用一样的好词好句,所选的生活事例也几乎一样。由此可见,应试训练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如此写作教学,学生还有什么个性的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