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21891
大小:55.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浅谈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新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美国教育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识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就能激发学习的动机。“学始于疑”,所谓“疑”就是困惑或不知,通俗讲就是问题,是探宄活动的起点。我国历代的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比如孔子提出了“每事问”的主张;宋代朱熹云:“读书无疑者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2、先生也曾说“创造始于问题”,生动的概括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以下倾向:一问一答。从满堂灌到教学提问是教学的一大进步,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把“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教学内容仍然围绕教师所谓的重点难点而展开,其结果是教师在教“教材”,很少顾及学生实际需求,忽视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你,造成课堂上教和学的分离。问题设置缺乏科学性。“提问教学”在教学中的价值大家已有认识,但在教学中却往往流于形式,缺乏科学性。具体表现在:(1)针对学生预习中
3、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没有足够重视,在教学中仍按准备的教案进行教学,忽视学生存在问题;(2)脱离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围绕教师所谓的重点难点质疑,逼着学生提假问题;(3)忽视知识的生成过程,不管有没有思维训练,无端发问,一味求异,以求表面热闹。,问题结果单一化。不同的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很多教师却习惯于用统一的答案去要求不同的学生,习惯于听到一种声音和一种答案,把一个个富有个性的甚至不乏创造性的答案扼杀在萌芽状态。为此,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知识
4、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完全由学生提出问题是不现实的,切实可行而且效果良好的方法是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集中和优化学生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一、营造宽松环境,让学生敢“问”就目前课堂教学而言,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并不多见,有的学生自信心不足,怕讲错;有的学生内向,不敢问;有的学生过分迷信鼠标和老师,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引导学生敢想敢说敢问。要善待学生提出的一切问题,比如对简单幼稚的问题,教师要用赞许的目光,
5、切不可轻率处理;对学生提出的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首先要肯定,然后与学生一起寻求解答的方法,切不可认为学生在刁难;对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问题,教师要加以鼓励,根据情况因势利导,通过集体思考或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样,学生就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上课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爱“问”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积极主动的问题意识是靠后天培养的,这就要求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情境有别于问题,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当学生接触到学习内容与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
6、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通过解决的心理状态。问题情境的设置必须依赖于问题,必须有助于问题的形成和提出。要使学生爱“问”,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创设疑境、疑点。语文教学中的满堂灌是束缚学生思维的桎梏,要使学生爱问,教师要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创设一种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在学习《琵琶行》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强调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学生会产生疑问:朝廷大员和歌女之间能有什么共同之处,使得他们惺惺相惜?借助这个问题再来分析白居易的生平就能
7、使学生有较深刻的印象了。1.以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实践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熟悉、关心的日常生活常例最贴近学生生活,最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共鸣,以此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也乐意去发现问题,也容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知道问题无处不在,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善于发现。如诗歌中的意象有什么共同特征、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情感的等等。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提升问题意识。人对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好奇心会驱使学生去探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内动力。教师的责任正是要不断满足并提升学生的好奇心与
8、探索欲。如学生对史铁生何时丧失行动能力以及为何会丧失行动能力充满好奇,教师从这方面引导学生来学习《我与地坛》就会较有深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只是问题的设计者,探宄时的参与者,结论的共同形成者。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力求设计的问题准确、精炼、针对性强。在讨论时教师应注意自己只是一个参加者,不能包办代替;但当学生遇到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还得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