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02402
大小:7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9
《开题报告参考示例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工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基于Struts开发的网上企业办公系统学生姓名班级学号专业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信息时代的到來让人们尝到了“信息爆炸”的滋味,信息的大量拥入让企业在信息处理方便应接不暇。传统的办公模式和对信息的处理方法,早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信息快速、准确的处理要求。企业需要的是协同工作、综合、集成化的解决方案。一个企业对信息数据的掌握程度和处理能力,体现了一个金业对•市场的敏感程度,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网上企业办公系统通过对各办公自动化要素的闭坏整合,实现了
2、工作流、信息流、知识流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综合管理,提供了一个科学、开放、先进的信息化办公平台,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并可进行远程办公或在家办公。从传统的办公模式向自动化办公管理模式转变,提高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将给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带来深远而有意义的影响。通过中小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对企业口常办公进行管理,将人从繁琐、无序、低序、低端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从事核心事务,整体提高了单位办事效率和対信息的可控性,降低办公成本,提高执行力,使管理趋于完善。满足了企业日常办公管理各方面的需求,
3、实现了企业员工之间短消息的发送与接收功能,大大的方便了企业内部人员沟通,有利于信息整合的规范化管理,让所有的工作不但能有条不紊,还能节省时间、成本并提高效率。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简称0八)是7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起來的一门综合性技术。随着局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的高速发展,办公自动化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1968年,美国正式制定了“资源共享的电脑网络计划"o1969年,在美国西海岸的4个节点(4所大学)间首先联网,这就是Interne
4、t的前身阿帕网(ARPANET).阿帕网是分布式结构,中介信息处理器就是今天的路由器(Router),它负责网络运行中数据格式的转换、信息交换、信息流量的控制和信息错误的纠正等。自1982年美国国防部把TCWTP协议作为网络标准正式生效以來,就把以数百万台电脑分割的650张网联成一张大网,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因特网。1969年联网的计算机只有4台,1991年猛增到50万台,到1999年底全球陡增至1.5亿台。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个人电脑联到了Internet上,在引擎的导航下,浏览世界各个地方的信息资源。在这
5、种大环境下,人们开始考虑把个人电脑联到因特网上,来解决第一代办公自动化所存在的诸多不足,并扩展办公自动化的功能。(1)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的0A软件业经过从80年代末至今的发展,已从最初的提供而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可提供面向企业级应用的大型协同工作软件。我国0A的应用和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代0A系统,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屮期以个人电脑、办公套件为主要标志,实现了数据统计和文档写作电子化。虽然完成了办公信息载体从原始纸介质方式向比特方式的飞跃,但信息仍然是高度孤立的。第
6、二代OA系统,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的以网络技术和协同工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它以工作流为中心。这种方式以E-rnaik文档数据库管理、公共信息、数据备份、个人助理、交流屮心等技术作支撑,彻底打破了早期办公自动化的“信息孤岛”,变成了“信息大陆”,实现了对文档、会议等等的自动化管理。即将收发文从传统的手工方式转向工作流自动化方式。第三代0A系统,是融信息处理、业务流程和知识管理于一体的应用系统。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办公自动化,旨在在现有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企业的信息流转,支援企业工作人员(管
7、理层、业务人员、行政人员等所有员工)有效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源,为领导决策和企业办公提供信息服务,提高办公效率,减轻工作人员工作负担,节约办公经费,从而实现企业的企业办公、办公无纸化、资源信息化、决策科学化,达到提髙企业整体运作效率的目的。(2)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人们普遍使用计算机来提高个人工作效率,但是在需要许多人一起协同工作的现代工作环境中,我们更需要提高我们的整体工作效率。办公自动化,一个极大的概念。无论是办公设备公司,还是系统集成公司,都大力推出自己的办公自动化产品。可见,办公自动化中内容庞大,
8、可为空间不可小视。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办公自动化网络的建设也得到了大力推广。办公自动化提了多年,但效果并不明显,人们还是停留在单机字处理和表格处理的所谓办公自动化的初级阶段。信息的交流和共亨,以及团队的协同运作等无法完美的实现,极大地限制了工作的效率。Internet的迅猛发展,为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团队的协同运作提供了技术的保证,同时也预示着网络化办公时代来临。参考文献[1]王振.办公自动化研究综述[J].办公自动化,2010,24(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