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後天后宫正立面图树德科技大学传统艺术中心吴美华绘制天后宫是

旗後天后宫正立面图树德科技大学传统艺术中心吴美华绘制天后宫是

ID:28287437

大小:1.39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8-12-09

旗後天后宫正立面图树德科技大学传统艺术中心吴美华绘制天后宫是_第1页
旗後天后宫正立面图树德科技大学传统艺术中心吴美华绘制天后宫是_第2页
旗後天后宫正立面图树德科技大学传统艺术中心吴美华绘制天后宫是_第3页
旗後天后宫正立面图树德科技大学传统艺术中心吴美华绘制天后宫是_第4页
旗後天后宫正立面图树德科技大学传统艺术中心吴美华绘制天后宫是_第5页
资源描述:

《旗後天后宫正立面图树德科技大学传统艺术中心吴美华绘制天后宫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

2、媽祖廟探源

3、媽祖生平

4、眾神像介紹

5、藝術與風格

6、重要文物

7、重大記事

8、旗後天后宮正立面圖  樹德科技大學傳統藝術中心 吳美華 繪製天后宮是三級古蹟      旗後為打狗之發祥地,其中「高雄市第一媽祖廟」--旗後天后宮,是高雄市「祠廟」類中唯一列入文化資產保護的廟宇,堪稱是高雄市媽祖廟的「廟祖」。據估計,遍布於台灣各地的媽祖廟將近六百座,而旗後天后宮是南台灣最盛名的媽祖廟之一。      根據歷史記載,西元1673年(明朝永曆27年,也就是清康熙12民國八十七年的元宵節燈會年),福建地區的漁民徐阿華於海上捕魚時遇颱風,漁船隨波漂而擱淺於旗後,徐阿華觀察旗後依山傍海,對靠海而生的討海

9、人而言,實在是不錯的棲息之地,於是回鄉後乃說服同鄉漁民洪應、王光好、蔡月、李奇、白圭、潘踄等六姓同行,一起赴旗後開拓新天地,又隨身迎奉湄洲媽祖來台,搭草寮奉祀,稱「媽祖宮」,就是旗津天后宮的前身,到今天已經有325年了。       後來,在光緒十三年(1887年)有位洋商叫張怡記,號召鄉親重新建廟,到民國十五年又再一次大修,民國三十七年,地方人士蔡文賓等信眾籌款重建,而成為今日所見之規模與建築形態。       本單元將詳細為您解說有關天后宮的一切,包括媽祖的生平傳說、天后宮的諸神、天后宮的歷史文物及藝術風格等。下次到旗津來玩時,不要忘了到天后宮來看看。媽祖廟探源媽祖的故鄉湄

10、洲嶼的黃昏湄洲嶼風光       媽祖是仁慈的航海之神,普遍受到華裔人民的膜拜,傳說祂常穿著朱衣,在浩瀚的海上救助遇難的船隻,因此民間都親切地稱祂為「媽祖婆」。除中國本土外,台灣、日本甚至南洋各地,都有祀奉媽祖的天后宮。       媽祖由於分祀來源不同,乃有地區性的稱謂,如由莆田分祀者稱為「湄洲媽」;同安分祀者稱「銀同媽」;泉州分祀者稱「溫陵媽」;其他又有太平媽、船頭媽、班鳩媽、紅面媽祖、烏面媽祖、金面媽祖等。        旗後天后宮奉祀的是湄洲媽,湄洲位於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東南大海中,是一座方圓十六平方公里的眉狀小島,湄洲祖廟即建在湄洲島上。根據「天后誌」記載,湄洲祖廟「

11、初僅落落數椽」,後來由航海商人三寶捐款修建,煥然改觀。至宋仁宗天聖年間(西元1022~1032年),傳說島上屢現神光,信眾乃籌資擴建,使廟貌更為巍峨壯觀。明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泉州衛指揮周坐為鳩資重建祖廟的寢殿、香亭、鼓樓、山門,並重塑神像,而後又在正殿旁興建朝天閣。       永樂三年至宣德六年(西元1405~1431年),鄭和七下西洋順利完成任務,認為媽祖有庇佑之功,奉旨遣官整理祠廟,並親自督導興化、平海二衛與縣府官員備辦木石,修整廟宇。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眺望湄洲嶼年),福建總督姚啟聖重建鐘鼓樓和山門,又將朝天閣改為正殿。翌年,靖海候施琅擴增梳妝樓、朝天

12、閣、佛殿、僧房。旋又陸續增建觀音亭、中軍殿、土地廟等,至乾隆年間,湄洲祖廟的群體建築已基本定型。近年來,祖廟再重建一新,依據藝匠界的構思進行大規模擴建,將其成為媽祖園林的建築群。       根據「天后聖母傳」的記載,媽祖神像的由來是這樣的:「初,湄洲島雖建成通玄靈女神祠,但只供奉牌位,未塑有神像。至宋元祐元年(西元1086年),海面忽漂來一巨木,畫夜浮光,湄人異之。乘舟往探,卻是樟木,撈之不起,亦不隨潮流去。及夜,鄉人夢神言,此木係神所依附,將備塑為金身者。於是湄人具禮迎木,刻為像。」        湄洲雖只是叢薾小島,卻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所謂「四海恩波頌莆田,五洲香火祖湄

13、洲」,它是千百萬信眾心中嚮往的聖地。媽祖的生平與傳說湄洲媽祖神像莆田的媽祖立像       關於媽祖的生平來歷,方志記載或民間傳說甚多,惟內容並不一致。「台灣省通志稿」略謂:「相傳在五代末年,福建莆田湄洲嶼林惟愨第六女名默娘……在廿八歲那一年歿為海神,靈爽昭著,並獲得歷代的封賜。」其中載述較詳者為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載云:「按天后,莆田湄洲人。宋都巡檢林愿女,建隆元年(西元960年)三月廿十三日誕。從幼能知休咎,布席海上濟人;人稱神女。雍熙四年(西元987年)九月九日昇化(或云二月十九日),年二十有八。厥後人常見其衣朱衣,飛騰海上,因建廟祀之,且並祀於其鄉之地名紅螺者。」  

14、     由眾多的史料與傳說中,大概可描繪出媽祖本名林默娘,福建興化府莆田縣湄洲嶼人,祂的祖先原居河南,代代都是顯宦,始祖林披一共生了九個兒子,聰明且方正自恃,在唐朝憲宗時代,各授州刺史,而受後人欽仰尊稱為「唐九牧」。九兄弟中,林蘊拜命邵州刺史,所生子孫代代做過高官。至第七代孫保吉改文為武,後周世宗拔擢他為統軍兵馬使;當時天下紛亂,保吉不忍兵燹殺伐,棄官隱於湄洲小嶼。自此而後,世世就變為湄洲嶼人。保吉逝世後,他的兒子林孚承襲世爵,官至福建總督,政聲載道,卻不重仕途,未幾辭官返鄉,悠遊於山水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