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看六十年来突发事件报道

从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看六十年来突发事件报道

ID:28283514

大小:78.1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8

从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看六十年来突发事件报道_第1页
从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看六十年来突发事件报道_第2页
从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看六十年来突发事件报道_第3页
从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看六十年来突发事件报道_第4页
从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看六十年来突发事件报道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看六十年来突发事件报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新闻专业主义建构看六十年来突发事件报道当前甲型H1N1流感正肆虐全球,我国媒体自始至终进行了及时报道,即使刚刚过去不久的新疆“7?5事件”也在第一时间得到国内外记者的公幵报道。“信息及时公幵”已成为我国媒体报道突发事件的共识,“时效性”、“客观性”、“公共性”等体现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不断得到诠释和实践。然而,综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这些进步并不是轻易得来的,而是新闻业以每前进一个脚步的阵痛、传媒人用书写正义的心血所换得的必然成果。具体来说,建国以来我国突发事件报道经历了“以宣传为本位、以事实为本位、以信息为本位”三个阶段。一、“以宣传为本位”这主要指新

2、闻报道以政治宣传为主要H的,强调指导性和战斗性,选择新闻事实时主要依据宣传价值而不是新闻价值。建国初我国传媒的新闻报道方式主要继承的是延安《解放日报》的工作传统①,在报道突发事件新闻时仍然按照“报喜不报忧”的传统,即使不得不报道,也充满了浓郁的主观色彩。比如朝鲜战争报道中的通讯《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其屮关于人物心理描写均是作者想象的,虽然事后新闻界曾展开讨论,否定了这种写作方式,但这种写法没有得到遏制。如果说这个阶段为了社会主义改造而针对敌对势力不得不侧重宣传的话,那么在完成任务后新闻媒体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应该转向。然而,1956年的新闻改革随着“新闻、旧闻、无闻”②观点

3、的提出和后来的反右派斗争而中途夭折。“内外有别”、“公开出版物和内参有別”重新成为突发事件新闻选择的依据。当时一些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报道基本按照“灾难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的思路进行把关。也就是说,在报道这类新闻时,不要报道突发事件本身,也不要去反思事件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更不去探宄其中官员的贵任,媒体所做的工作是把突发事件中抢救、保护受害者的人当做英雄来宣传,以此来颂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掩盖制度上的缺陷和相关领导人的责任。像《灾区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引题)天津地区非灾区厉行节约支援灾区(主题)兄弟般的关怀鼓舞了灾区人民生产度荒信心(副题)》(1961年1月4日)、

4、《洪水淹倒庄稼淹不倒人民干劲(引题)福建抗灾成绩巨大重灾区减轻损失轻灾区收成较好(主题)广西人民战胜多种灾害减轻晚稻损失(副题)》(1962年1月5日)等新闻就是按照这种思路来报道的。“文革”期间,我国突发事件报道向更偏激、更主观、更模式化方向发展。具体做法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刻意淡化甚至隐瞒事件本身或危机造成的损害;其次通过强化宣传危机事件中的人、集体组织或政府的“英雄行为”;最后是编造大量的“建设成就”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这样的“故意失实”一度出现了“新闻荒”。“空话、套话、大话”绝话连篇,形成了奇怪的文革文风。比较典型的是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报道,当时新华社通稿标题为

5、《河北省唐山、丰县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祌抗震救灾》,全文几乎都在叙述灾区群众如何不畏苦难与灾害做斗争,而关于地震的具体信息如地震的级数、破坏情况、人员伤亡、现场状况等都按照“不予报道”的方针处理了。突发事件报道体现了“新闻、旧闻、无闻”的思想观点,这种宣传本位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以阶级斗争为S想路线,新闻媒体作为其工具总是站在无产阶级革命立场上来审阅灾害、事故等负面新闻,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我国传媒系统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其生存和发展耍依靠政府拨款,因而也就不能生产及时客观的新闻,依附于政治宣传的旗下。虽然这种思维方式在战争时期和

6、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和平时期却影响了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不过,我们必须看到,这是新闻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像美国、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建国后也曾经历过政党报刊时期,言论混乱、人身攻击等现象比我国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待市场经济萌芽以后,“真实”、“客观”、“及时”等新闻专业理念开始回到受众的视野中。二、“以事实为本位”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时候的突发事件报道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内容上开始注重“用事实说话”;报道范围有所扩大;再不是由新华社一家统一发稿,任何新闻媒体可以就灾情等突发新闻进行采写。1980年《工

7、人H报》对于“渤海二号”钻井船沉没的报道突破了“事故出英雄”的怪圈,不再就“人”说“事”,而是就“事”说“人”,对于某些领导瞎指挥现象和官僚主义作风做了无情揭露。而后来1987年人兴安岭火灾报道真正影响了新闻界的报道模式。当时《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三篇关于火灾的通讯:《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作者不仅叙述了火场发生的事实要素和细节,更着重讨论了事情发生的过程和原因,突破了因袭多年的两极化、平面化、简单化的报道思维习惯,采用立体化的手法,全方位、多层次地解剖新闻事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