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的意象解读

《倾城之恋》的意象解读

ID:282743

大小:21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07-18

《倾城之恋》的意象解读  _第1页
《倾城之恋》的意象解读  _第2页
《倾城之恋》的意象解读  _第3页
《倾城之恋》的意象解读  _第4页
《倾城之恋》的意象解读  _第5页
资源描述:

《《倾城之恋》的意象解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3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倾城之恋》的意象解读院系人文学院年级2009专业汉语言文学(现代文秘)班级现代文秘Y091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倾城之恋》的意象解读课题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1、课题来源张爱玲小说中营造的意象世界向来为文人学者津津乐道,不惜笔墨。但我们会发现:以往评论者对于张爱玲小说中意象的阐释大多是从纵向概论或横向比较的角度出发,换而言之就是,研究者的目光向来都投向才众“传奇系列”,总是泛泛而谈,文本中常常涉及《金锁记》、《沉香——第一香炉》、《连环计》、《红玫瑰

2、与白玫瑰》、《倾城之恋》等多篇传奇小说中的意象,而对于《倾城之恋》的意象这一专题探讨的文章甚少。此外,对于《倾城之恋》中意象的解读也往往侧重于“月亮”、“镜子”、“城”、“墙”这几个代表性的意象,缺乏一个全面、系统、深入的把握与探究。鉴于此,本文选择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这部小说中的意象世界为研究对象,并在拟定论文选题后跟导师商议,得到导师认同后最终确定该选题。2、研究目的和意义探究《倾城之恋》这部小说中向大家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意象世界,对于解读作家对于生命、社会及存在的思索以及其艺术个性和审美风格具有重大意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和完善前人

3、相关研究。同时论文的写作对于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加强有很大帮助,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研究现状及分析2003年,杨泽编写出版了《阅读张爱玲》一书,引起了文坛的广泛重视。本书集结了台港、大陆及海外学者(康来新,池上贞子,周芬伶,罗久蓉,王德威,张小虹,平路,胡锦媛,梅家玲,蔡源煌,彭秀貞,金凱筠,陳思和,李歐梵,陳芳明,杨照……等)对张爱玲的讨论。而各篇论文所引用的历史材料及理论架构,尤其可以得见张爱玲的启发之深,影响之广。本书是“张学”研究最重要的里程碑。于2008年出版的《替张爱玲补妆》,是著名文学

4、评论家水晶先生研究张爱玲的著作、论文、随笔的汇编本,作者三十余年研究张爱玲的主要成果均汇集本书,从中大可窥可其分析张爱玲作品的观点和方法,特别是运用“新批评”方法进行精彩文本细读,以及对张爱玲资料的爬梳剔抉、娴熟运用。此书不但对张爱玲的研究,而且对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都有不容忽视的参考价值。其中三个子章节中,即试论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神话结构、象恢亦忧·象喜亦喜——泛论张爱玲短篇小说中的镜子意象、战火与雨的赐予——解读《倾城之恋》,为解读《倾城之恋》的意象提供了很大的借鉴和探究价值。《倾城之恋》专题意象:吴志宏的《试论<倾城之恋>的意象》

5、(2002)主要对整体、时空、色彩三个层面上的意象进行再解读,谈到了“城”的意象化——一语四关的意义叠加与拓展再谈到时空意象化——压抑与荒凉的不尽诉说最后是色彩意象化——客体属性的主观渗入。丁莹发表的《苍凉人生从意象角度看<倾城之恋>》(2009)则选取了胡琴、墙、空房、风等这些意象共同表现张爱玲对人生的看法,那就是人生是苍凉的。《<倾城之恋>的意象及其审美价值功能探析》(2009)一文的作者蔡燕飞,提出张爱玲在其《倾城之恋》中营造了四个主要意象:胡琴、白公馆、月亮、墙,这些意象深刻地传达了人生的苍凉意味,具有营造氛围、构建对应结构的等审美

6、功能。2009年,陈彦发表了《从<倾城之恋>中解读张爱玲式的意象》对城、墙、月光做了细腻的解读;而后2011年,李婕也发表了一篇《<倾城之恋>的意象研究》就月亮、镜子这两种意象再次对《倾城之恋》中创造的意象世界做了剖析。同年,《倾城之恋成就的白流苏——<倾城之恋>中空间与身体的意象》的作者吴晓雷以独到的视角,从城市空间和女性身体互动的角度探讨白流苏在上海和香港两地的不同境遇,即白公馆(不能承受之重)、香港(无法承受之轻)、倾城(花开海上),并得出结论:空间已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概念,也包含了内在的心理空间,以及与个体相对的家庭、社会空间。而在此

7、空间中,最迫切也最直接的承受者,就是作为白流苏个体生命体现的身体,她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无不是对身处空间的反应。“胡琴”意象:2001年,何冬梅在作品《雾里看花——评张爱玲小说中的意象世界》中指出:贯穿全篇的胡琴声不仅诉说着不尽的苍凉故事,还起到串连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2003年,冯巍发表了《生命的胡琴——重读张爱玲对的<倾城之恋>》,其认为:胡琴这一意象串起了一部《倾城之恋》,这是一种中国封建文化衰落、颓靡的意象,一种没落社会存在状态的意象;这生命的胡琴是苍凉的胡琴,不仅回荡在《倾城之恋》中,也回荡在张爱玲所有的作品中。莫先武的《张

8、爱玲小说中的动作意象》(2009)解读到张爱玲在小说常常将动作意象与其他意象融合起来的创作现象,例举了原作中一处将动作、镜子、胡琴声三者完美融合的描写,揭示了张爱玲作品独特的艺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