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261417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建筑设计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建筑设计方法(贵州航天江南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摘要】针对建筑节能设计,在简单叙述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节能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该设计方法的程序与要求进行深入探讨,得出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建筑设计方法的顺利实施,需要得到建筑各方高度重视的结论。【关键词】全寿命周期;建筑节能设计;设计方法以往的建筑设计过分追求收益,并不断满足业主单方价格需求与性能质量,使得建筑产品从一开始就不能充分考虑污染控制与节能需求。目前,绿色节能在建筑设计领域持续发展,现已成为时代潮流,同时这也是一项基木要求,各种各样的节
2、能设计方法层出不穷,比如低碳建筑、节能型住宅等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全寿命周期始于价值工程,人们将这一理念融入建筑设计过程中,借助各种信息类型,充分运用周期评价等措施实施设计,从而确保设计作品具有足够的绿色特点。1、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节能设计原则将“节能减排”作为核心,满足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持需求[1]。由此可见,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节能设计需要从建筑木身入手,充分结合现实需要制定相应的原则,同时还需考虑技术、性能以及经济等影响因素。1.1功能适用性功能适用性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些设计
3、工作都需要围绕此前提展开。对于建筑而言,其功能具体括:使用性能、物理性能、视觉效果与环境效益等,此外还需遵循使用方便性、运行高效性等原则。1.2技术先进性技术先进性是建筑节能设计的基础条件。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设计注重充分运用新型技术措施,从技术层面上确保建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各种功能,确保建筑的全寿命周期都具有相对较好的节能性。1.3环境协调性环境协调性是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性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内容: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绿色健康等,建筑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如下原则:(1)能源消耗最小化有要
4、求的运用普通能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等。并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中广泛使用节能技术,降低能源利用量,提升能源使用率,进而实现能源消耗最小化0标。(2)资源利用最佳化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当中,应采取奋效措施缩减不可代替资源的消耗量,并对其他资源的使用强度严加控制,保护资源再生必要的环境基础。特别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应实现循环、重复利用,将其转变成可再生资源,形成长效机制。(3)环境影响最小化减小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控制污染问题。对于建筑而言,垃圾、污染的产生在所难免,
5、无论哪一项都会增加环境负荷,当负荷量超出限度后,环境将出现不可复原的恶化,因此建筑设计应给予环保足够的重视。(4)损害最低化建筑的全寿命周期都不会生产者与使用者造成任何损害。建筑生产条件要求安全、稳定,而建筑使用应舒适、健康。尽可能使用环保型材料,确保建筑环境品质优异。1.4经济性经济性是建筑节能设计中必须要进行考虑的因素,也就是在全寿命中不仅要实现基本功能,获取高额的利润。然而,寿命周期成本主要指的是全寿命周期中消耗的所有费用,具体包括:建筑建设费用、维修养护费用以及K他费用等。2、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
6、节能设计程序2.1明确设计目标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节能设计0标为切实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及实现绿色化、生态化,其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内容应满足以上基本原则。结合建筑的类型与特点明确目标,充分展现建筑特征与要求,并确定系统的边界。从总体程序上看,设计0标表明了实施设计的作用与方向[2】。图1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节能设计流程2.2方案构建依据设计目标,适吋运用功能分析法与创造性思维方法构建设计方案。方案的构建环节是一个典型的创造过程,这一环节的主要产物为概念式与草图式方案。2.3备选方案提出严格遵循设计原
7、则,合理运用技术方法,将上述提到的设计方案进行具体化,确定方案实施与形成的材料、结构,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配备机械设备,从而提出多种类型的备选方案,确保建筑设计与建设万无一失。2.4建筑全寿命周期评价设计方案的提出是系统分析的综合过程,冋吋也是实施系统优化的环节。所以,需要对设计方案给予全面、具体的评价。通过全寿命周期评价,可以很好解决上述问题,其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分别为清单分析与影响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详细列出建筑寿命期间各个阶段的所有信息,比如环境信息、功能信息、技术信息以及经济信息等,然后
8、根据设计的主要0标确定主要评价因子[3】。其中,最为重要的评价因子为使用耗能。设计过程中应对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的因子进行精简,降低评价工作的实际劳动量。结合基本评价原则与具体评判模型创建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该体系由最高0标层、中间层与最底层等构成,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建筑类型与特点制定相应的指标。(1)广泛搜集与评价指标相关的数据与特征,同吋实施定性、定量分析,进而将其装换成模糊向量,创建一个评价矩阵,用“R”表示。(2)合理运用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