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239760
大小:74.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8
《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现状及改革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现状及改革探讨摘要: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所执行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一直存在着收入分配不均,效率低下等问题,这直接导致了国有企业始终难以摆脱发展动力不足,竞争力不强的困境。因此,急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资分配制度,并以此将效益与效率直接挂钩,业绩与能力相结合,极大地提高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关键词: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存在问题改革措施中图分类号:F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074-02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各项政策的进一步落
2、实,我国的经济必将跨入更加快速、高效的发展轨道。而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然而,现实的问题是,由于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在收入分配制度上存在的弊病,以至于影响到国有企业今后的长远发展。为此,国有企业急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来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求。要建立现代企业收入分配制度,就必须对现行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找到与现代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的差距,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一、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存在的共性问题1.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
3、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相互脱节,导致企业的广大员工无法真正感受到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在计划经济的长期烙印下,各地政府往往要求当地各大国有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呈现出逐年上升的的趋势,而这无疑给广大国有企业及其员工造成一种假象员工的工资是一种刚性需求,无论企业效益的好坏,政府为了社会的稳定,都会促使企业工资的逐年增长,长此以往,则会滋生企业的发展惰性。2.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这就导致严重的收入分配失衡。应该说各企业都会依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一些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工资分配制度,其中也不乏一些很好的制度。然
4、而,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很容易走样,导致制度让位于人情;制度让位于权力;制度让位于或明或暗的各种利益。一是由于一些国有企业中领导的权力集中,致使其权利往往凌驾于各种规章制度之上。因此,在个别领导面前,制度仅仅是一种形式,一种只针对那些无名无权的泛泛之辈而产生作用的形式,对于掌权的领导来说,那只是一纸空文而已。因此,领导权利之伞下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可以不受工资分配制度的约束。二是年龄、工龄以及各种资历成为影响一些国企内部公平分配的最大障碍。年龄小、工龄短、资历浅的员工,要学会“容忍”,“谦让”那些年龄长、工龄长、资历深的员工。即便
5、年龄小、工龄短的员工技术水平高、能力强贡献大,也可能比年齡大、工龄长的员工晋升慢,报酬低。这就导致严重的需求压抑,带来分配上的公平缺失。三是一些国有企业中有一种特色,那就是形形色色的抱团主义,他们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源自于相互之间利益的关切,他们之间信奉这样一种观点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因此,在人情、亲情、友情面前政策就形同虚设。1.国有企业工资分配中最大的不足则来源于激励手段的单一。在国有企业中员工增加工资收入的手段仅限于职务和职称提升这两项,因此,许多国有企业的员工,往往将职位的上升来作为衡量自身事业成败与价值体现的唯一手段,这
6、就导致大多数员工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刻起,便将自身发展的所有动力汇集于此,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绞尽脑汁地在琢磨和筹划自己如何升迁。而对于那些实在是升迁无望者,那就只能走职称提升这条路了。二、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探讨针对于以上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可以通过改进和完善不足之处,并制定出更好的工资分配制度来加以解决。1.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使岗位的工资标准科学合理地反映员工的劳动付出。岗位绩效工资制,是岗位工资跟绩效工资相结合而形成的工资分配制度。岗位工资筒而言之即岗位本身的价值,是建立在对各岗位进行科学合理
7、测评,并根据各种测评所得出的结果,赋予其相对应的价值而确定的,员工所在岗位的价值即为员工本人的岗位工资,也称为基本工资。同时,企业每月对员工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考核,并结合考核结果制定出当月的绩效工资,员工的岗位工资加当月的绩效考核工资便为员工当月的工资收入。即:员工当月的工资收入=基本工资+当月的绩效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建立大概需要以下几步:第一步:岗位工资标准的确定。(1)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岗位测评的基础。进行工作分析必须以企业经营战略、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为大前提,在流程分析和人员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职位的职责、工作关系、任职资
8、格及考核标准,最后形成岗位说明书。(2)岗位测评。首先,成立定性和定量两个测评小组,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对需测评岗位进行测评。定性测量小组侧重于从主观意识判断方面对所测岗位进行定性分析,并以百分制估值法对其进行打分评定,最后将汇总后的得分作为其定性测定的结果;而定量测评小组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