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237778
大小:73.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9
《光绪年间的钱贵银贱与江南制造局铸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光绪年间的钱贵银贱与江南制造局铸钱淸光绪年间,钱贵银贱,银两、银元兑钱数继续减少,成为当时的主要货币问题之一。以上海为例,光绪三年十月初九日(1877年11月13日)鹰洋每元可易制钱1019文;而初六、初七日鹰洋一元的换钱数还不到千文。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钱价更为高涨。光绪二十一年,鹰洋一元的换钱数,“渐减至九百数十文,甚有减至八百数十文者。无论贫富,咸受亏耗,实为数十年来所仅见。”用洋钱买物,如不到一元,须要找钱,至少要买到五六百文,卖者才肯找。民间以洋钱换钱,先要用大洋换小洋(银角),再用小洋换钱。“以大洋换小洋,己吃亏数文十余文不等,再
2、以小洋换钱,则每小洋又吃亏一二文三四文上下。”“一转手间,吃亏奚止一二十文。况市俭见钱缺乏,格外居奇,格外刻算,出入之弊尚不止于是耶!”钱贵的原因,一是由于铸钱减少。同治以后,因铜价上涨,铸制钱亏木,各钱局多不愿铸。光绪十二年,侍讲学士龙湛林奏请“规复制钱”,建议将制钱重量由原来的重1钱2分减为1钱。慈禧命军机大臣会同户部、工部堂官妥议具奏,醇亲王奕?X—并与议。他们讨论后提出以三年为期徐图规复的方案,经慈禧批准。但半年后又上奏说,“机器铸造工本过巨,京局开炉恐滋市井疑虑”。慈禧览奏大为震怒,下旨将户部堂官全都“交部严加议处”,还要求规复制钱“限于一
3、年内一体办理就绪,毋再迟延干咎”。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改变不了各地对铸钱亏本的经济考虑,一年规复制钱只能是一句空话。光绪年间铸钱数量人减,钱价上涨成必然趋势。钱贵的原因,二是由于私销严重。私销铜钱是历代封建王朝都存在的弊病,清朝也不例外。光绪年间铜价高涨,更促使私销行为的泛滥。私销制钱,或用来私铸小钱,或用来打造铜器。私销制钱有直接私销者和间接私销者。光绪八年有人指出:“贪夫玩法,习为故常,以铜六斤和入铅砂,铸私钱二十五千,利至厚也。钱肆主人则以千钱重六斤十两以上者,谓之铜坯,易私钱十四千,搀兑之数每百二三焉。又为铜器作坊栋选白铜、紫铜二色钱之极重者
4、,每钱八百,偿以鹰饼一枚。”这里所说的“贪夫”就是直接私销者,而某些钱店老板则是间接私销者。后者以每千枚重6斤10两以上的制钱提供给私铸者,换取私钱14千,在支付钱文时搭用百分之三以获利。他们又拣选极重的白铜、紫铜制钱,卖给铜器作坊,每800钱可换取鹰洋一枚。光绪二十三年正月,两江总督刘坤一在禁私毁制钱札文中指出:“本部堂访闻近年来各处市面制钱匮乏,多由各铜铺以铜价昂贵,毁钱为器,较之购铜为器利几数倍。遂于夜间密室,任意私毁改造器具,售卖渔利。此种奸商藐法妄为,实堪痛恨。”可见私销风气之盛。除以上两个原因外,还有所谓第三个原因,即铜钱外流。但这究竟是
5、不是原因,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有人著文认为,江浙之钱流往北省,日人从辽东运钱回国。“东省虽非富有之地,而民间日用之钱为数奚止亿万计,虽未必尽为H人所有,而H人所取者当亦不少。曰人将中国之物无不运回东瀛……则辽东一省之钱流入日本可知矣。”又说:“日木虽产铜,而现亦不足于用,故从前所铸宽永钱流人中国后,即渐收回销毁为器,故现在宽永之钱中国绝不一见。可见日本缺铜己久,岂有视中国之钱而不运载回国者乎!现在缺钱之故虽不尽系乎此,未始不系乎此也。”接着在十二月,御史王鹏运也在奏折中提出:“光绪十一二年问……即有倭人串同内地奸商,以银易钱,装运出
6、口。以致各省钱价陡长,银价愈低,于时乃有鼓铸制钱之议……倭商购去屮国制钱,将其屮金银提出,己敷购钱资本以净铜售诸中国,本一而息三倍之此次倭索偿款多至二万三千余万,彼以一万万两购钱出口,可买尽中国制钱。”反对者则辩驳说:“夫东洋同产铜之国,频年之运铜入中国者,舢舻几衔尾于途,泰西亦不乏精铜,何致私购中国之钱运之而往。况各国无有以铜钱贸易者,如H改铸器物,则钱屮既有砂铅搀杂,熔之必斤两减缩,且质亦不甚精良。如日提出金银,则稍知化学源流者,行谓必无此事。即各关司榷者,亦岂皆耳无闻而目无见,何致任若辈尽情捆载,漫无所知。为此说者,大抵即私毁私铸之奸民,欲掩盖
7、己之罪名,故巧为说辨,以冀倭之于各国也。无稽谰语,贻笑方家,奈何大吏竟形诸奏牍之中,而文人亦深信不疑,采入著作耶?”“大吏竞形诸奏牍之屮”说的就是王鹏运。为防止制钱外流,各地纷纷实行禁止出口的政策。但“所谓禁止出口者,不仅禁出外洋之口,木省之钱不准运至别省,木邑之钱不准运至他邑,以致不能流通”。这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因此署两江总督(光绪二十一年十月至二十二年十一月在任)张之洞特下谕弛禁,指出:“禁止出口者,惟禁止出江海之口,至近地不能不使之流通。江北之钱准运江南。江南之钱准运江北。”禁钱出境政策的出笼,反映了各地制钱缺乏的严重程度,以及地方官面对钱荒而
8、产生的惊慌失措的心态。为了解决钱少和钱贵问题,当时从朝廷到地方都采取了一些增加铸钱和严禁私销的措施,上海也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