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几点思考

关于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几点思考

ID:28225818

大小:69.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关于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关于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关于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关于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关于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几点思考杭州铁路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310006摘要:随着地下建筑物的增多,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成为了重点工程之一。地下结构抗震尤其特定的原理,必须要从特定的原理出发展开设计才能够保证设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满足抗震的需要。木文结合工作经验主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地下结构抗震设计进行分析。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思考一、结构和土相互作用的分析模型在地震作用时,地铁等地下工程结构和土会出现弹塑性和非线性的特点,相互之间的接触有可能出现局部的滑移和脱离。因此,在建立结构和土相互作用结构模型时要考虑结构材料的非线性

2、、结构和地基接触的非线性、近场地基和远场地基的非线性等因素。目前对这几种非线性的单个研究已经很成熟,但是在实际工程中如何综合利用这些非线性的研宄成果来建立合理的地铁等地下工程结构的分析模型还要进一步的讨论。地铁车站等地下结构受到场地周围地基地震反应的影响十分显著,在地震作用时,地铁周围的土特別是上层覆土的重力作用对地铁结构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如何在分析模型中体现地铁地基的静力作用和地基的半无限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靠合理的设定静力人工边界和动力人工边界,但是目前的边界模型一般来说不适合应用与地下结构,很有必要发展一种对静力

3、分析及动力分析都可以适用的静力一动力人工边界,直接在边界上输入地震波,计算结构的地震反应。二、地下结构地震动反应的特点及其基木分析方法从以往的震害报道中可以看出,地下结构与地面结构的振动特性有很大的不同:1、地下结构的振动变形受周围地基土壤的约朿作用显著,结构的动力反应一般不明显表观出自振特性的影响;2、地下结构的存在对周围地基震动的影响一般很小(指地下结构的尺寸相对于地震波长的比例较小的情况);3、地下结构的振动形态受地震波入射方向的影响很大,地震波的入射方向发生不大的变化,地下结构各点的变形和应力可以发生较大的变化;4、地下结构在振动中各

4、点的相位差别十分明显,而地面结构各点在振动中的相位差不很明显;5、地下结构在振动中的应变一般与地震加速度的大小联系不很明显;6、地下结构的地震反应随埋深发生的变化不很明显;7、对地下结构和地面结构来说,它们与地基的相互作用都对它们的动力反应产生重要影响,但影响的方式和影响的程度则是不相同的。地下结构抗震设计计算方法,从力学特性上可分为拟静力计算方法和动力反应分析方法两类。由于地震是动力作用,显然动力反应分析方法应是理想的抗震设计方法。但是动力反应分析方法消耗计算机资源大,计算吋间长,更重要的是动力反应分析需要高度的多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技术

5、人员素质要求很高,且操作繁杂,对计算结果的评价也不容易,因此,国际上通常使用拟静力计算方法。我国现行地铁设计规范中关于抗震设计部分,也是规定基本采用反应位移法或地震系数法的拟静力计算方法进行分析。三、地下结构抗震设计中常用方法最早形成拟静力计算方法雏形是在上世纪60年代,60年代初,前苏联学者在抗震研究中将弹性理论应用于地下结构,以此求解均匀介质中关于单连通和多连通域的应力应变状态,得出了地下结构地震力的精确解和近似解。60年代末,美国在建设快速地铁运输系统(BART)吋,对地下结构抗震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地下结构并不抵御惯性力而是具冇

6、强加变形的延性,同吋还不散失其承受静荷载力等新的设计思想。到了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日本学者依据地震观测和模型试验资料,结合波动理论,提出了反成位移法、应变传递法等实用的拟静力计算方法,大大丰富了地下结构的抗震理论。l.STJohn法该法以弹性地基梁模型来考虑土-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但忽略了土体与结构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是一种拟静力分析力方法。该法认为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隧道截面产生与自由场的轴向、弯曲和剪切变形相对应的轴向、弯曲和剪切应变。由地震波引起的地下结构承受的地震荷载,按其受载方式可分为3种。(一)弯曲荷载:它是由地震波沿着与隧道轴

7、线平行的方向传播而产生的,其结果导致隧道在纵向和横向平面内的变形。(二)横向荷载:它是由横向俾播的剪切(SH)波、压缩(P)波、Rayleigh波、Love波等在隧道外壁产生的动力剪应力和门应力引起的。(三)轴向荷载:它是由平行于隧道轴向的质点运动产生的。STJohn法在是否考虑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时,引入了Peck教授提出的柔度比概念,即:如果柔度比F>20,则认为衬砌是完全柔性的,土体与结构不发生相互作用,地下结构屈从于周围介质一起运动;如果柔度比F<20,则土体与结构发生相互作用,地下结构阻止土体的变形。2、Shukla法美国

8、学者Shukla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初应用弹性地基梁原理,采用拟静力方法来考虑土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地下结构的数学模型。地震波在长大的地下结构内传播吋,会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