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225021
大小:59.6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安置管理学论文范文-阐释拆迁安置小区社区化管理的若干深思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置管理学论文范文:阐释拆迁安置小区社区化管理的若干深思论文拆迁安置小区社区化管理的若干深思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拆迁安置小区社区化管理的若干深思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安置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点。1.思想认识理由。受原农村住房观念及生活习惯的影响,搬迁农户公共意识淡薄,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破坏绿化和公用设施,农具杂物乱摊乱放,在公共场所生煤炉,利用小区绿地种菜、种庄稼现象普遍存在。另外,由于被拆迁农民集中居住的被动性,使住户抱着“不是我要住,是政府要我住”的想法,加上小区目录:1、正文2、札I关论文3、相关栏目4、
2、本文下载摘要:随着吴江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民进城步伐也随之加快,据统计,目前吴江已建成的农民公寓房安置小区有28个,由于思想认识、基础设施配套、管理体制等因素制约,安置小区管理难度大是一个突岀的社会理由。我们在加快农民集居的过程中,除需要加快公寓房建设,缓解公寓房供需矛盾外,在农民安置落户后,还要加强后期的一系列社区管理,实现农民真正作用上的安居、乐居。关键词.•安置小区;社区化管理;农民;进城一、拆迁安置小区管理理巾呈现的特点随着吴江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民进城步伐也随之加快,据统计,目前吴江已建成的农民公寓房安置小区有28个,打破了传统的城与村、村与村的界限,
3、诞生了诸如“城中村”和“社区村”等概念,拆迁安置小区的管理理由也逐渐显露出来,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思想认识理由。受原农村住房观念及生活习惯的影响,搬迁农户公共意识淡薄,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破坏绿化和公用设施,农具杂物乱摊乱放,在公共场所生煤炉,利用小区绿地种菜、种庄稼现象普遍存在。另外,由于被拆迁农民集中居住的被动性,使住户抱着“不是我要住,是政府要我住”的想法,加上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不到位”,使农户产生抵触情绪,故意不配合小区管理。1.管理体制理由。农民逐渐从土地剥离转变为市民,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村居权力的交叉、相撞必定产生,多村杂居、
4、两头不管的“真空地带”、村“管不到”且社区“管不了”的现象客观存在。另外,小区住户大多为中低收入人群,人员结构复杂,素质参次不齐,呈现“三多”现象,下岗失业的多,征地失地的多,低保家庭困难的多,成为社会管理的“盲区”、社会稳定的“雷区”。2.小区配套理由。农民安置小区与一般的商品房小区相比,政府往往为了节约成本,安置小区周边配套布点不够健全,给农民带来诸如出行、教育、就业等衍生理由;另外,随着近年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配套逐步健全,部分小区布点的基础条件并不比农村优越多少,导致部分农民不愿搬入安置小区,“逆城市化”现象时有发生。3.住房出租理由。得益于优惠的动拆迁
5、政策,部分农户在拆迁过程中拿到2〜3套房,自己住一套外,还有富余的房子用于出租。造成拆迁安置小区除本地农村居民集居外,还有大量的外地务工者集中居住,外地人口流动性大,卫生意识淡薄,管理难度大,随之滋生出一系列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理由。针对以上理由,我们在加快农民集居的过程中,除需要加快公寓房建设,缓解公寓房供需矛盾外,在农民安置落户后,还要加强后期的一系列社区管理,实现农民真正作用上的安居、乐居。二、解决拆迁安置小区管理理由的儿点倡议1.推进安置小区的社区化改造。通过将安置小区纳入社区化统一管理,引导农民在生活、身份、意识等方面逐步融入城市生活。一是尽快建立社区服务组织。对已建成
6、的农民集屮拆迁安置小区,应该尽快建立集“管理、服务、文化、组织、自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社区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安置区居委会的管理职能作用,改善社区服务条件,提高社区吸引力,积极引导农民进城;二是尽快引入物业管理。根据农民拆迁安置房小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小区佔户的意愿,可采取政府或村委出资+小区门面出租+小区居民交纳物管费等多个途径获取物业管理费用,引入安置小区物业管理模式,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过渡到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三是加快撤村建居。部分具备条件的行政村,要在切实保护农民根本利益前提下,加快“撤村建居”;尤其是要加快推进人均实际耕地面积小于0.1亩的行政村“撤村建居”;针对部分理
7、由突出的“城屮村”及城乡结合部行政村,要稳步推进“撤村建居”,同时要妥善解决土地承包经营、集体资产处置、社会保障并轨等理由。2.突出安置小区的城市化优势。通过凸显社区生活配套、功能和服务优势,吸引农户搬迁入住。一是突显安置点的配套优势。立足今后5〜10年的发展,在2010年划区调点的基础上,加快完善安置点周边的功能布点,充分考虑群众生产、生活、就业的便利性,实现安置点与城镇之间的功能互补,服务配套,协调发展,切实保证安置点的基础配套优势;二是突显安置小区的生活条件优势。以建设国家级康居不范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