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222207
大小:7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加快泸州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快泸州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考现代旅游是指旅游者离开常住地到达旅游目的地所进行的吃、住、行、游、购、娱等一切活动的总和。游客在旅游中无论开展哪一种活动,都涉及到文化的本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展示文化的载体,二者深度融合,越来越成为催动人们旅游的内生动力。面对扑面而来的文化旅游气息,如何抢抓机遇,进一步彰显特色,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课题。一、泸州文化旅游资源状况及特点当前,泸州旅游产业发展正处在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共进的关键期,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屮国优秀旅游城市,我市旅游资源荟萃了特色突出、积淀深厚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
2、一)名酒文化特色鲜明。泸州有着两千多年的酿酒历史,以盛产国家级名酒“泸州老窖”和“郎酒”驰名中外,享有“中国酒城”之美誊。国宝窖池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中国现存建造最早、持续使用时间最长、保存最完好的洒窖池,是全M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郎酒天然储酒库一天(地)宝洞和“美酒河”摩岩石刻,已被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二)生态文化得天独厚。泸州地处中国西部最大的川黔渝“金三角”生态旅游区,张坝、佛宝、黄荆、画稿溪等就处于该生态旅游区的腹心位貫。张坝桂圆林“十里翡翠长廊”是屮国内陆唯一的桂圆种植基因库;佛宝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地球上同
3、纬度保存最完整的低海拔山水型亚热带常绿原始阔叶林:黄荆老林被誉为北纬28度线上最后的“处女地”。(三)红色文化弥足珍贵。泸州是一片红色热土。红色历史在这里留下了永恒的緬怀和记忆,其中,以太平、二郎滩渡口和四渡赤水纪念馆为核心的古蔺太平四渡赤水纪念地己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叫)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泸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以方山、法王奇、玉皇观为代表的寺观佛塔;以春秋祠、龙脑桥为代表的木雕、石亥I以佛宝古镇、尧坝古镇、太平古镇为代表的明清古镇;其屮佛宝古镇被专家誉为“屮国山地民居建筑的精华”;尧坝
4、古镇享有“川南影视基地”之美誉;还有以雨坛彩龙、分水油纸伞等为代表的民间文化及传统手工艺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五)长江文化独具祌韵。泸州地处长江上游,是一座美丽的滨江城市,长江与沱江在此交汇,两江缠绕,承长江之豪迈,聚沱江之妩媚,具有“肘江负山,枕带双流”的独特景观,沿长沱两江,悠然领略巴蜀风光、水上风情,感受的是氏江文化的源远流氏。另外,长江奇石、桂圆林、荔枝、兰花、桃花水母等等,都是泸州值得利用和推广的长江特色文化资源。二、泸州文化旅游业发展存在的W题由于我市旅游业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存在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不够紧密,旅游产品开发文化含量偏低
5、,文化优势没有凸显,文化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一)品牌优势发挥不够。就目前来看,我市文化旅游产品的种类较多,精品却不突出,尚未形成拉动全市文化旅游的龙头产品。虽然我市拥有独特的名酒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但由于缺乏旅游整体包装打造,文化内涵发掘不够,没有打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品牌。特别是文化的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旅游资本,文化旅游还处于一个相对封闭、自我发展的传统事业层次,缺乏大手笔的运作,缺乏大创意的项目等。(二)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我市初步形成了以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产业综合体系。泸州机场实现了与北京、广州、上海、深圳、昆明
6、、贵阳等地直航互通,西安至泸州航线即将开通。泸渝、泸赤、川黔等高速公路2012年通车后,将在很大程度改善了通往景区主干线的交通状况,但总体來说,影响我市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仍然是旅游某础设施同题,主要是连接景区的道路及景区内部的交通状况在一定时期内得不到彻底的改善,景区供电、供水、通讯、环保等设施还很差。(三)民俗文化展示不力。民俗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风情文化,许多是无形的,属于生活形态的、分散的,要向游人展现、传播必须有载体、有基地、有场所。没有高质量的载体,没有商品位的固定的场所,再精粹的传统文化、民族风情,也不能给游人以强烈的震撼。目前我市优秀的民俗风情
7、文化还没有形成大众化的表现形式,在一定时期内还不能形成集民族文化研宄、K族艺术交流、K族风情展演、大众休闲娱乐、商业营销服务为一体的展示基地。目前全市仅有古蔺以大黑洞景区为屮心,建起了一个苗家文化展示基地,但仍属于粗放型的。(四)视觉品位提升不足。旅游产品幵发应注意对旅游地独特民族文化的挖掘,以提尚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目前我市对许多具有民族个性的文化精华,却未能将其潜在的价值转化为旅游产品。比如在民族建筑的包装上,或让原有的水泥建筑“穿衣戴帽”,或兴建不伦不类不知何朝何代的“仿古一条街”,或改造、包装所谓的川南民居,仅仅是涂脂抹粉乔装打扮,既不能赋予文化内涵,
8、更不能从深层次去挖掘、开发、展现民族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