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202389
大小:1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浅谈玉米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浅谈玉米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 玉米适应性广种植面积大,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营养价值及附加值高。准确掌握玉米种植技术和施肥水平,是玉米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了玉米对养分的需要量及吸收特点,同时介绍了玉米施肥技术,以供玉米种植户参考。 1养分需要量 玉米植株高大,对养分需求较多,其所吸收的养分因种植方式、产量高低和土壤
2、肥力水平高低而异。玉米总体施肥原则是: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重施拔节肥和苞肥,巧施粒肥。一生需肥规律:氮肥最多,钾次之,磷较少。而玉米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吸收是不同的,一般每生产100kg籽粒需要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3~4kg;氮∶磷∶钾约为2∶1∶2。 2大量元素吸收特点 氮素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
3、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春播玉米苗期温度较低,所以氮素吸收速度较慢,前期吸收氮素只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中期约占%,后期约占%。夏玉米生长期间处于高温多雨季节,氮素吸收速度比较快,在吐丝期补充少量氮素化肥,有助于改善玉米生长后期的氮素营养状况。从全生育期来看,春播玉米虽然吸收速度始终低于夏播玉米,但是由于生长期较长,其氮素的总吸收量明显高于夏播玉米。 磷素 玉米对磷
4、素的吸收和氮素相似,但春玉米、夏玉米间也有差异。春玉米在苗期只吸收%左右,拔节孕穗期吸收量占总量的%。夏玉米对磷素的吸收较早,苗期吸收%,拔节孕穗期吸收%,抽穗受精期吸收%,籽粒形成期吸收%,说明70%以上的磷素在抽穗前已被吸收。 钾素 春玉米、夏玉米对钾素的吸收基本相似,在抽穗前已吸收70%以上,至抽穗受精时已吸收全部的钾,因此钾肥一般要在生育前期施用。�募厮卦谥仓甑睦刍�吸收变化看,其高峰期在拔节至抽穗前,在此期间其吸收累积量约占其总量的%,抽穗至灌浆期吸收略有减少,蜡熟至完熟期有时会出现植株累
5、积吸收量增加的现象。 3微量元素吸收特点 玉米对锌肥敏感,增加锌肥、镁肥和钙肥对玉米产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玉米叶子在一生中积累的钙、镁、锰占整株中该元素总量的50%以上。成熟时籽粒积累的锌、铜比例较高,分别为%和%。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生育初期满足氮、磷、钾肥料供应的同时,应适量配施微量元素肥料,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 4施肥技术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
6、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重施底肥 底肥又叫基肥,包括播种前和播种时施用的各种肥料。底肥的施用量及占总施肥量的比例因肥料种类、土壤、播种期等而不同。底肥应强调以有机、迟效性肥料为主,适当搭配速效化肥。一般磷钾肥宜全部作底肥。春玉米的基肥最好是在前一年结合秋耕施用,在春季播种前松土可以再施用一部分。施用基肥时,应使其与土壤均匀混
7、合,用量较少时也可以作为种肥集中沟施。夏玉米基肥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结合耕翻施入。有机肥料作基肥除能提高玉米产量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土壤生产力水平,使玉米持续高产,充分发挥化肥的增产效益。 利用秸秆直接还田作玉米基肥同样具有良好的效果。前茬作物收获后秸秆直接施入作夏玉米基肥,是解决有机肥不足的好办法。利用作物秸秆作玉米基肥,一般用量在3000~4500kg/hm2为宜。在土壤肥力较低的土壤,施秸秆时应配合少量氮素化肥,以调节碳氮比,加速秸秆腐解。有机肥料作基肥,一般翻埋深度应在10cm以下,这样才有利
8、于保肥和作物吸收。氮肥作底肥要深施,以减少氮素挥发损失,利于作物吸收利用。磷钾肥作基肥时宜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或集中施于10~30cm的根系密集层。磷肥当季利用率低,有明显后效,应每年或隔年分配施用,不宜一次性大量施用。 轻施苗肥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