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失落景观空间的改造

城市中失落景观空间的改造

ID:28201262

大小:20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8

城市中失落景观空间的改造_第1页
城市中失落景观空间的改造_第2页
城市中失落景观空间的改造_第3页
城市中失落景观空间的改造_第4页
城市中失落景观空间的改造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中失落景观空间的改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中失落景观空间的改造--以广州市为例09建环李建浩0916030011指导老师:王斌摘要:本文从滨水景观空间,广场型景观空间,旧城区街道景观空间来分析广州市失落景观空间的现状和改造方法。东濠涌,惠福东路和花城广场是广州市内众多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开敞空间的一个缩影,给我们城市景观设计者带来新的反思与重塑的机会。关键词:滨水景观空间,广场型景观空间,旧城区街道景观空间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广州市迅速膨胀、延伸。人们记忆中广州传统的城市形象逐渐淡化或消失,而新的城市环境景观都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广州市政府提出“重塑广州形象”的目

2、标,城市景观自然是“重塑”的重要方面。人们改变空间以适应他们的需求,空间创造出的独特属性又对行为产生影响。每个城市都有庞大的尚且没有被城市建设充分利用的景观空间,或者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被荒废遗弃的“剩余”景观空间,无奈地成了城市中失落的景观空间。-页脚---下面从滨水景观空间,广场型景观空间,旧城区街道景观空间来分析广州市失落景观空间的现状和改造方法。滨水失落景观空间的改造———以广州东濠涌为例:流经城市的河流是城市空间中最活跃的要素之一,也是构成城市景观的最重要的元素,河滨空间还与城市中人们的公共活动有紧密的联系,有的甚至构成该城市的特

3、有文化。对于广州市来说,珠江及其河岸有塑造景观的独特优势,通过对珠江及其河岸空间的重新开发和充分利用来塑造广州特色景观,可以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巨大价值,也能够丰富市民的视野和提高市民生活的品位。穿城而过的东濠涌,历史上是广州城东的护城河,由于城市建设的畸形发展,河涌水质日趋污染恶化,涌水黑臭,堤岸则由于泄洪的需要而硬质化。20世纪90年代,为解决广州南北交通的困难,在东濠涌上修建了双层高架路,城市滨水区异化成交通空间,完全失去了河涌天然的生态和景观功能。一,东濠涌现状景观空间分析。在长长的珠江堤岸边,还有一些地方到处是乱丢的垃圾,塑

4、料袋、饮料瓶、吃剩的残渣在黄河里飘来飘去,还有人在如此脏乱不堪的岸边吃东西,珠江水静静地流淌,人们的亲水愿望却只能在一片混乱与腥臭中宣泄。尽管有零星的茶座、躺椅、小桌,-页脚---却没有相配套的公共环境设施,人们随意地丢弃垃圾,也不注意维护岸边的环境,使一片滨水公共空间看起来像是很原始的荒野。公共厕所在很隐蔽的地方,狭小脏乱,设施也还是几十年前的样子。由于缺少管理的机制,这一片地带的岸边环境无声地成为最无奈的失落景观空间。二,景观空间改造方法:1,借鉴了韩国清溪川的做法。在跨涌高架桥下建设两岸休闲带、绿化广场,种植大量湿地植物,创造亲水

5、开放空间。由于东濠涌北段仍未完全截污,采用了珠江水处理后作为为东风路以南河段的水源,使东濠涌南段的涓涓清流日夜不断。涌畔建设了多个滨水绿化广场,用汀步和小桥相连,同时又是城市绿道的一部分,游人和自行车爱好者都喜欢经过和逗留,东濠涌正逐步成为“一流的生态河涌绿色走廊”。 2,结合护岸营建亲水平台护岸是河流与陆地的交接线,是保护河岸免受河流冲刷作用的构筑物。滨水露台是凸出于河面之上的亲水场所,通常与护岸连接,让游人可以由岸边走到距离水面最近的地带。滨水露台应有较大的面积,可供游人眺望对岸景和纵观景,同时布置桌椅提供休息场所,也可以举行小规模

6、的游艺活动,成为对岸景中的内容,是营造两岸热闹气氛,聚集人气的良好平台。由废弃船坞改造成滨水露台是一个将异质空间变为亲水空间的好办法。另外,用浮筏搭建的滨水露台可以随水位的涨落保持近水、亲水的特性。-页脚---护岸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治水性,护岸的首要功能是稳固堤岸,防洪保护城市免遭水淹。2)亲水性,使人们走在岸边能接近水面,观赏美丽的水边风景。3)安全性,水给人柔美感受的同时,也是深浅莫测的,强调亲水而忽视安全的做法是危险的。3.在丰富滨水景观内容的同时,也能够营造更多的滨水公共空间。人们漫行在长长的景观护岸旁,欣赏两岸黄

7、河景致,体验黄河水岸城市独有的特色风情,也是种美好的享受。护岸、小品、绿化、船只、设施、倒影、夜景照明,是景观设计的重点要素,又成为滨水景观的观赏内容。兰州的滨水失落空间有很多,在滨水景观营造时,可以将护岸和各类景观要素结合起来,营造更多更丰富的黄河水滨城市景观。旧城区街道失落景观空间改造—以惠福东路街道景观为例惠福东路东起北京路,西至广州起义路,与惠福西路相连。清代称寺前街,因在大佛寺前而名。民国8年(1919)扩建为马路,因附近有明代建筑惠福夫人祠而取名的惠福巷,故称惠福路。一,街道景观现状调查分析:-页脚---(以上调查数据为调查

8、小组2012年3月13日在惠福东路调查所得,小组成员:李建浩,王妍斐,朱宇,吴启东,庄心敏)-页脚---由以上调查数据可以得知:1,人们对绿化环境的印象主要是路边的行道树,其他绿化的受关注度不高。而惠福东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