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91504
大小:6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哈工大硕士思想政治结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思想政治论文论文题目:生态伦理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院系:电气工程系姓名:学号:2014年11月生态伦理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关键词:生态伦理特点生态文明意义摘要: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压力,生态伦理是处理人与周边动物、环境和大U然关系的道德规范,本文浅谈了生态伦理的特点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历史上,我们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及科技文明。但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我们也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当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我们的地球环境便急剧的开始遭到破坏,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地球已是千疮百痍,伤痕累累,人类面临着前所米有的生态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2、,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夼斗目标的新目标。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并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我国的生态伦理学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它所传播的新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新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新的道德理想和道德境界,正在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各个领域,推动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力量。llj一.生态伦理的特点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通常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
3、生态冇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人类的自然生态活动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乂蕴藏着人与人的关系,表达出特定的伦理价值理念与价值关系。人类作为自然界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a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景和信息交换,自然生态构成了人类自身存在的客观条件。因此,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给予道德关怀,从根木上说也是对人类自身的道德关怀。那么生态伦理冇哪些特点呢?(1)社会价值优于个人价值。为了使生态得到真正可靠的保护,应制定山具有强制性的生态政策。在制定生态政策的过程屮,必须处理好个人偏好价值、也场价格价值、个人善价值、社会偏好价值、社会善价值、宥机体价值、生态系统价值等价值关系。在
4、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上,应把整体利益看得更为重要。所谓社会善价值,就是冇助于社会正常运行的价值;而个人善价值代表的则是个人的利益。可见,生态保护政策不仅触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而且主张社会价值优先于个人价值。(2)具冇强制性。生态伦理无论在内涵方面还是在外延方面,都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伦理。传统意义上的伦理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制定山来的,通常也不写进法律之屮,它只存在于人们的常识和信念之中。传统意义上的伦理仅仅协调人际关系,一般不涉及大地、空气、野生动植物等。传统意义上的伦理hi然也主张他律,但核心是自觉和自省,不是强制性的。由于生态保护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生态伦理不仅要得到
5、鼓励,而且要得到强制执行。(3)扩展了道德范围,超越了人和人之问的关系。单靠市场机制,很难确保人类与生态之间的和谐,很难确保正确地对待动植物以及生态系统,很难确保考虑氾代的利益。因而,应通过制定生态保护政策来引导人们转变道德观念。任何政策的落实都需要得到公众认可,生态保护政策更需耍公众发自内心的拥护。生态伦理所要求的道德观念,不仅把道德的范围扩展到Y全人类,而且超越Y人与人的关系。生态政策必须兼顾生态系统的价值,兼顾不同岡家间利益的协调。(1)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危机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的生物链遭到破坏,进而给生物的生存发展带來困难。人类发展史表明,缓和人与o然的关系,必
6、须重建人与a然之间的和谐。第一,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k与地球的人口生态容量和适应。据测算,地球可容纳的人u最多为80亿。世界现有人口已达60亿,若不加控制地继续增长,在2050年将突破100亿,超过地球人口生态容量的警戒线。因此,控制人口增K,以保障人类的需求与自然再生产的供给相协调,是一项紧迫任务。第二,把改造0然的行为严格限制在生态运动的规律之内,使人类活动与自然规律相协调。改造自然不应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掠介性控制,而应是凋整性控制、改善性控制和理解性控制,即对自身行为的理智性控制。第三,把排污量控制在自然界自浄能力之内,促进污染物排放与自然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和协调。倘若人类排
7、放的污染物超过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污染物就会在大气、水体、生物体内积存卜*來,对生物和人体产生持续性危害。第四,促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再生产能力相协调,为人类的持续发展留下充足空间。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促进0然再生产能力的提高,以保证在长期内物种灭绝不超过物种进化,土壤侵蚀不超过土壤形成,森林破坏不超过森林再造,捕负量不超过渔场再生能力等,使人类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人类应摆正a己在大a然中的道德地位。只有当人类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生态道德行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