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领导者之必读.doc

《群书治要》领导者之必读.doc

ID:28186126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9

《群书治要》领导者之必读.doc_第1页
《群书治要》领导者之必读.doc_第2页
《群书治要》领导者之必读.doc_第3页
《群书治要》领导者之必读.doc_第4页
《群书治要》领导者之必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群书治要》领导者之必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群书治要》领导者之必读  魏征在《群书治要.序》中提到,《群书治要》的编辑采取了一个原则,即「一书之内,牙角无遗;一事之中,羽毛咸尽」。也就是说,他所选录的典籍之中,凡是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华,一句都没有遗漏;如果选录的是一个历史事件,那么整个历史事件的内容也会选编得非常完整,甚至连细节也保存。由此可知,魏征等编辑《群书治要》时用心良苦,目的就是给太宗乃至后人最好的借鉴与启示。这部宝典用了五年的时间才编辑完成,说明古人治学的态度非常严谨,确实是从古籍之中精挑细选,把精华都挑选出来。而与古人相比,现代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2、。所以不能认为科技发展了,社会进步了,现代人就比古人更有智慧。  古人之所以比现代人有智慧,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古人的心很清净,清净才能生智慧。第二就是古人襟怀天下,心系苍生。念念都是想着如何利益天下之人,怎样能够治国、平天下。因为他有这样的气度和胸襟,所以智慧也会源源不断的涌现。唐太宗之所以派魏征等编辑《群书治要》,就是因为他有胸怀天下的心,确实想把国家治理好,为老百姓带来真实的利益。我们能够用这种心学习《群书治要》,才能够领纳其中的智慧。  习主席多次强调:「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

3、要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而《群书治要》被誉为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精粹,正如尊敬的上净下空老教授所说,《群书治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精华。读了这一部书,就对中国古代的治国理政智慧有了深入而全面的理解,所以习主席的先父为《群书治要》亲自题字「古镜今鉴」,《群书治要》也成为习主席最喜爱读的一部典籍。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群书治要三六O》第三条:  【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何可专也?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  

4、《史记》记载,周厉王登位,贪图财利,亲近荣夷公。这时,忠臣芮良夫劝谏说:「王室大概要衰微了吧!」为什么?接下来就说了这句话:『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荣夷公喜欢独占利益,却不知道会因此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财利是天地之间万物所依赖生存的资源,而要有独占的现象,造成资源分配不均,害处可就大了。『天地百物皆将取焉,何可专也?』因为大家都需要用到这些财利,怎么可以独占?『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专有独占财利,所惹怒的人一定会很多,他这样做却不知道有大的患

5、难,还用这样的道理来教唆君王,君王的统治怎么能够持久?  芮良夫的劝谏非常诚恳、也非常直接,甚至是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来劝谏君王。这是古代忠臣一贯的做法,如果看着君王做错事而不去劝告,就是陷君王于不义。芮良夫还说:「普通人独占财利,还被称为强盗。如果您干这种事,归附您的人就会很少了。荣夷公若被重用,周朝必定会衰败。」  但可惜周厉王却没有听从劝谏,还是任用荣夷公主管国事。周厉王施行暴虐的统治,奢侈骄傲,国都的民众都纷纷议论他的过失。这时,召公又来劝谏说:「民众都忍受不了您的政令了。」但厉王不仅不知悔改,还恼羞成怒,派一位卫国的巫师

6、监视那些指责自己的人。只要他来报告有谁诽谤自己,便立刻把他杀掉。于是议论朝政的人愈来愈少,诸侯也不来朝见了。  厉王的统治更加暴戾,结果「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都的民众没有人敢讲话了,在路上相遇时,也只能是互相用眼色示意一下。周厉王得意的对召公说:「你看,我能消除非议了,民众都不敢乱讲话了。」召公说:「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召公这句话也成为历史名言。他说,你这不过是塞住民口罢了,堵住人民的嘴巴比堵住河流的后果还要严重,河水堵塞蓄积,一旦决口,受到伤害的人一定很多,堵住民众的口也是如此。所以,擅于治水的人要疏通河道

7、,使水流通畅;治理民众的人,要让民众宣泄,表达其意愿。放手让民众讲话,政事的好坏得失都可以从这里反映出来。民众想在心里,说在嘴上,成熟的意见便可予以推行。若是堵住他们的嘴巴不让他们发表意见,那么支持您的能有几个人呢?  厉王仍然不听劝谏,于是国内没有人敢说话了。三年之后,大家都联合起来反叛,袭击周厉王。周厉王就逃跑到彘地。后来,宣王即位,整顿政事,效法文武、成康的遗风,结果诸侯重新归附周朝。学习这一典故,至少给我们四点启发:  一、修身为治国之本  为什么周厉王任用荣夷公,而却不听芮良夫、召公的劝谏?《易经》中讲「同声相应,同

8、气相求」,志同道合的人自然会走到一起。君主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也就喜欢任用什么样的臣子;自己的修身达到怎样的程度,也会感召什么样的下属来到自己的身边。所以《大学》上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君主自己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不难了。  在《列子》中记载,楚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