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82047
大小:59.5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中国现代戏剧发展脉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概述中国现代戏剧创作发展脉络萌芽发展阶段(1917-1927)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涌下,20世纪初年的新剧一一文明戏产生了。文明戏以写实的对话、动作代替传统戏曲的唱念做工,采用幕表制演出,并衍生出定型化的角色分配制,和为宣传鼓动而派生的“言论老生”演说,令时人耳目一新,但与成熟的话剧还有很大差距。到五四运动前夕,以上海为中心的新剧运动呈全面衰落之势。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者们以五四时代特有的反叛性思维方式和战斗精神,对中国传统戏曲进行严厉的审视和批判。同时,他们翻译介绍各种外国戏剧理论和创作,产生了我国最早的话剧文学。其中,易卜生的写实主义备受推崇,一批问题剧和写实主义剧作应运
2、而生。1920年演出萧伯纳的《华伦夫人之职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爱美剧”运动的产生,"爱美剧"指“非营业"的戏剧,剧作家不受资本家操纵。1921年成立的民众戏剧社提倡写实的社会剧,形成了现实主义戏剧的理论观点。但真正重视舞台实践而成为“爱美的”戏剧运动柱石的是上海戏剧协社。1923年,洪深加入协社,建立严格的排演制和导演制,废除男扮女装这一旧戏和文明新戏的非现代化、非现实主义的演出方式。次年,由洪深执导的《少奶奶的扇子》大获成功,这是中国首次严格按照欧美演出话剧的方式来演出的戏剧。从爱美剧的倡导到建立正规的导表演制度,中国现代话剧在戏剧的外部关系和艺术本体建设上双管齐下,基本摆脱了文明戏遗风
3、困扰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话剧艺术形式。在社会问题剧的模式之外,田汉、郭沫若、丁西林的话剧创作别具一格,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从文学走向戏剧。田汉倡导南国戏剧运动;郭沫若专注于历史题材创作,将具有戏剧性的古代人物融入现代思想框架;丁西林创作具有英国雅致幽默的喜剧。1925年,一些留美学生试图发起一个爱尔兰文艺复兴式的国剧运动,但由于其主张不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潮,因应者寥寥而很快沉寂。知道20世纪80年代,国剧运动及其理论与价值才重新引起戏剧界的认识。转型阶段(1928-1936)易卜生式的写实主义和“为人生”的戏剧思想,成为30年代戏剧思想的主流。在此之间,李健吾的戏剧作品追求深入剖析复杂
4、的人性,欧阳予倩主张“为人生”的真戏剧,曹禺的《雷雨》《日出》的杰出成就显示出写实主义戏剧的成熟。1929年,中共地下党人员成立艺术剧次提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开始了中共对现代戏剧运动的领导,推动了上海话剧界的向“左”转。1930年,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成立。由于受到极“左”思想影响,艺术剧团和左翼剧联的理论片面强调文艺与政治、社会的关系,强调戏剧为政治斗争服务。后来,政治宣传剧思想,成为中国现当代戏剧的主导思想。从1936年开始的国防戏剧,是30年代左翼戏剧运动的又一新潮。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冬左翼剧联自动解散,配合国防文学提出的“国防戏剧”口号,以替代“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
5、1936年初,上海剧作者协会成立,制订了《国防戏剧纲领》。该时期的戏剧多宣传社会政治斗争与政治宣传。成熟阶段(1937-1949)1937年,中国文艺界第一个抗日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剧作者协会成立。作为抗战以来第一个宣传鼓动的抗战剧,《保卫卢沟桥》,拉开了抗战戏剧大幕。1938年初,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为响应号召,新兴中国话剧艺术从上海深入内地,从都市到农村,从社会表层渐向社会里层。战前以城市为中心,以市民、学生、知识分子为主要观众,以细腻的生活描摹、深邃的心理刻画为主要内容的话剧,向时事化、大众化方向倾斜。街头剧、茶馆剧、灯剧等趋于轻型、通俗、灵动的戏剧形式,顺应戏剧“游击战“散兵战”
6、式斗争策略在抗战初期呈现出波澜壮阔之势。它们及时凸现抗战现实,传扬抗战思想,感染抗战人民,号召人民保卫家园。随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较大规模的戏剧演出开始出现。1937年,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成立,并确定每年举办一次戏剧节。此后,重庆雾季演艺活动和上海孤岛戏剧,成为抗战时期中国的两个戏剧活动中心,迎来了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郭沫若的历史剧、陈白尘的太平天国史剧、阿英的南明史剧、姚克的清宫戏等,创造出了中国现代历史剧的黄金时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