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80591
大小:18.1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物联网技术在变电站在线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物联网技术在变电站在线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对于电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变电站在巡检、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方法或设备故障诊断分析的智能化程度与智能电网对智能变电站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文中针对变电站现有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四层架构体系的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感知层、装置层、数据层、应用层。其中,数据层具有实现数据共享的特点;装置层具有解决通信接口异构性问题的功能。通过对物联网技
2、术在变电站设备状态检测和巡检管理等方面的需求与具体的实现方案进行研究,并对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的优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物联网;在线监测;状态监测;数据共享;巡检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TM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0-03 0引言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
3、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节点,负担着电能变换与电力重新分配的重要责任,对电网的高效、安全运行起着重要作用[1]。目前,变电站在巡检、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方法或者设备故障诊断分析的智能化程度与智能电网对智能变电站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巡检手工笔录的工作方式易出错且不利于数据共享。 对物联网技术在变电站中设备状态的在线监测[2]、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3]、安全工器具管理[4]等方面的应用已有不少研究,但在设备编码、数据格式等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形成了数据孤岛,不利于数据共享。本文针对站多人少、状态检修程度不高、数据孤立等现实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的
4、优势,提出了物联网技术在变电站应用的四层架构体系,并对其在设备状态监测、巡检管理等方面的实现方法进行研究。 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是建立在计算机、互联网基础之上,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将现实世界和网络空间进行连接的一种网络[5,6]。从信息的采集到应用,将物联网应用架构分为智能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和高级应用层[7-9]。但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变电站监测中还需解决一些关键问题。 智能传感器技术 智能传感器作为物联网架构体系的底层,起着物体识别与状态感知的作用。鉴于智能变电站中的电磁环境比较复杂、测量对象和参数种类多、测量精度要求高等问
5、题,传感器需要具有以下特点: 抗干扰能力强,抵抗电磁干扰;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集成化、小型化,集多功能于一体,减小体积; 低功耗,解决无线传感器的电池寿命问题。 标识与编码技术 现有电力行业中的条形码类标识容易损坏,且在编码上还存在差异,不
6、利于电力设备的管理、信息共享。目前设备标识中使用较多的是条形码,但存在一定缺陷,尤其是处在恶劣环境中的电力设备,标识比较容易损坏,给仪器的识别带来困难[10]。这两个问题分别用以下方法解决: 标识。使用RFID技术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还可以借用RFID的通信距离进行大致定位,实现巡检的管理等。 编码。借用现有的智能变电站的架构划分,按照变电站->间隔->电压等级->设备的标准编号,对其中一些安防等设备可以归到一个间隔进行编号。 通信技术 智能变电站所需通信终端的数量多,数据传输量大,所处环境复杂,因此需要通信设备具有低功耗,无线设备自组网,汇集节点能够适应IEC61850等变电站
7、通信标准,兼容现有通信接口等。 电源技术 电源的可靠、长期运行是物联网各部分长期、可靠工作的重要保障。电源技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