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音乐形式视角的音乐美学研究

基于音乐形式视角的音乐美学研究

ID:28176322

大小:69.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基于音乐形式视角的音乐美学研究_第1页
基于音乐形式视角的音乐美学研究_第2页
基于音乐形式视角的音乐美学研究_第3页
基于音乐形式视角的音乐美学研究_第4页
基于音乐形式视角的音乐美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音乐形式视角的音乐美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乐形式视角的音乐美学研究“美学通常被解释为美的哲学或者对于美的研究。因此,音乐美学就是对音乐中美的研究,是研究音乐与人类的感官和理智关系的学科”。(何乾三;叶琼芳等译.音乐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音乐美学是一种特殊的美学,把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1750)首先提出的,而后被18世纪后半叶德国音乐家舒巴尔特所接受。德国音乐学家里曼《音乐美学的要义》的出版问世标志着音乐美学学科的正式建立。音乐的美通过音乐的具体形式反映出来。音乐的形式由咅乐基本耍素

2、、组织手段和两者间的媒介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一、音乐的形式基木要素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以音乐感性材料的声音特征为依据,以音乐表情为最品标准。表情是指用音响去表现音乐人情绪活动的运动状态,对音响的强弱、快慢的把握可使音乐艺术达到艺术美的效果。音乐形式中,最基本物理属性包含音高、音强、音色三方面。音高、音强、音色作为表现情绪变化的综合性因素,是历代作曲家在创作时首先考虑的问题,近代音乐对这四因素的运用尤为考宄。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以和声色彩的创作著称,众多现代作曲家把传统乐队重新组合或开辟新的音色领域,

3、从而达到了新的咅响效果。1、音高是由发音体的运动频率决定,由于有了音高的存在,音乐作ra才能将不同的音组织在一起构成曲调,与节奏结合构成旋律。2、音强乂称音量。音量的变化是音乐表现的重要因素,在与音乐内容相结合时,音量的力度有着不同特征。较弱的音量力度演奏摇篮曲等柔和的曲调;而强音则表达隆重而富有战斗力的背景场妞。3、音色同样为音乐表现的重要形式。音色通常由不同的乐器所决定,如小提琴演奏出来的音色丰韵饱满,长笛咅色清脆而纯正,圆号咅色混沌、洪亮而有质感。相同的乐器采用的演奏方法不同也可能产生不同

4、的音色。以中国戏曲为例,如京剧中的老生与花脸、青衣与花旦等角色仅凭借其音色就能够被分辨出来,他们对不同角色的音色规定是非常严格的。二、组织手段咅乐的组织形式是音乐诸耍素的有机组合,本身具有独立的美学意义。音乐的组织手段需要通过一定的运作规则实现音乐自身的形式美。调性对比、节奏韵律、对称均衡、和谐统一等法则都是人们在长期音乐审美活动屮,对实现音乐形式美的规则的概括和统一。音响、音色等各要素需要通过如旋律、节奏节拍、和声复调以及现代作曲技法十二音序列等组织手段体现出来,从而使咅乐具有独特有序的形式整

5、体。1、旋律。旋律是音乐存在的最易被感知的音乐语言。音乐的旋律之美在于音乐的流畅之音。旋律是音乐之音的有机组合。音高运行轨迹形成旋律,时而顺畅圆滑,时而棱角分明;时而波动迂回,时而起伏跌宕。上行旋律表现音乐人的情绪紧张度,旋律下行反映音乐人的心气平和。旋律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动力性。旋律通常采用各种音乐手段来调动听众的情绪,使人产生激动高亢、紧张平和、痛苦悲伤、欢快狂热等情感。2、节奏与节拍。节奏是声音与时间的结合体,是一种有序的音乐组织形式。节奏能调节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动作,激越的节奏使人振奋而情

6、绪洋溢,舒缓的节奏使人沉静。节奏是音乐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它木身可以构成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舞曲奏曲中,节奏贯串始终,连续的节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音乐结构。印尼舞曲“克恰克”,其音乐的流动感就基本上由节奏表现出来;在屮国,西安鼓乐《老虎磨牙》除了鼓的敲击声,就是仅由节奏构成的音乐作品;中国唐朝的打击乐羯鼓就是一种单纯以节奏为表现手段的古代音乐作品。摇滚乐等现代流行音乐就是在节奏上对爵士乐的发展。与节奏相关联的一个音乐术语还有节拍。节拍是节奏中循环往复、强弱交替的形式特征,是力度在音乐组织中的运用,体

7、现了音乐的旋律有序。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采用三拍子节拍将圆舞曲表现得浪漫缠绵而有情调;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通过三拍子节拍表现了多瑙河的自由奔腾。我国的《长江之歌》和法国古诺的《圣母颂》采用四拍子节拍强弱有致,使音乐表现的场面和气氛异显庄重而情感丰富,场面廓大。节奏、节拍与音乐的旋律一道,构成了音乐结构的骨架。一般來说,节奏包含在音乐的旋律屮,与节奏相比,旋律更强调咅的有序性,没有旋律的节奏可以有限存在,而没有了节奏的旋律将无价值可言。于是,在现代音乐作品中,节奏就愈显重要。3、和声和复

8、调。除上述阐述的和声和复调外,和声和复调也是音乐的基本组织形式。根据艺术审美的特点,和声要求以和谐为特征,和声的协调能够给人带来纯净的心理体验。法国巴洛克时期的古典咅乐,占主导地位音韵为和谐性,当然不谐和的和弦也会限量运用以制造出紧张不安的特定氛围。不谐和的和声,其美学意义在于与和声的谐和性构成音乐向前发展的内部动力。艺术家正是通过两者的音响矛盾来组织和选择和声,进而推动音乐的发展的。复调是与主调相对应的概念。主调音乐织体是由主旋律加和声衬托声部构成的。复调音乐是由若干相互独立的旋律线,有机结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