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锦鸡养殖技术规程》.doc

《白腹锦鸡养殖技术规程》.doc

ID:28156409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白腹锦鸡养殖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白腹锦鸡养殖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白腹锦鸡养殖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白腹锦鸡养殖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白腹锦鸡养殖技术规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腹锦鸡养殖技术规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白腹锦鸡养殖技术规程》编制说明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二○一六年十月《白腹锦鸡养殖技术规程》编制说明1标准起草工作概况1.1 项目来源地方标准《白腹锦鸡人工养殖技术规程》的制定任务,来源于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5年5月下达的地方标准修订计划,合同编号为201500669。1.2 标准起草的目的意义白腹锦鸡(Chrysolophusamherstiae)鸡形目、雉科、锦鸡属。它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观赏雉之一,名贵的观赏动物。白腹锦鸡全体可入药,有止血解毒的功效,是中国特有鸟类。白腹锦鸡又称铜鸡,雄鸟体长113~145厘米

2、,体重650~960克;雌鸟体长54~67厘米,体重585~900克。雄鸟的头、顶、背、胸等均为翠绿色,散出金属光泽;下背和腰部是明黄色,往下转朱红色;腹部银白色;尾羽银灰色,具黑白相杂的云状斑纹和横斑。虹膜褐色;嘴蓝灰色;腿、脚青灰色。在我国分布于广西、湖南、贵州、西藏东南部、四川、云南等地。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繁殖期4~6月。一雄多雌制。通常1只雄鸟配2~4只雌鸟。孵化期22~23天。白腹锦鸡还是我国特有的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该雉类面临着分布区面积缩小、栖息地质量下降、滥捕乱猎等外部因素的威胁。同时

3、,由于它具有繁殖率较低、性成熟较晚、孵化期较长、育雏成活率低等特点,从而导致白腹锦鸡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评为于易危等级的野生动物,因此。制定白腹锦鸡人工养殖技术规程对保护该物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3 标准的提出本标准是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提出。1.4 标准的技术归口本标准由湖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1.5 标准的起草规则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1.6 标准的起草单位本标准由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负责起草。1.7 标准主要起草人及承担的项目分工序号姓名性别职称学历从事专业项目任务

4、分工所在单位1唐松元男高级工程师硕士野生动物保护标准起草意见汇总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2李立男研究员学士野生动物保护意见汇总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3段文武男研究员学士野生动物保护资料收集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4姜卫星男研究员硕士野生动物保护资料收集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5朱开明男研究员学士野生动物保护资料收集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6姚艳女兽医师硕士兽医资料收集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7李继健男工程师大专野生动物保护资料收集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8兰玉红女高级工程师学士野生动物保护资料收集湖南省野生

5、动物救护繁殖中心1.1 主要起草过程1.1.1 已有基础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利用前期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的科研项目的支持,开展了该物种的人工养殖技术攻关,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养殖技术,为项目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心位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内,占地面积180亩,现有交通、供水、供电系统完善,有科研实验室、救护医院、养殖笼舍等1000余㎡。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具有数名高、中、初级职称技术人员,一直从事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科研科普等工作,相继成功建立了黄腹角雉、红腹锦鸡、白鹇、白颈长尾雉等多个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人工繁殖种群。湖南省

6、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并从1996年开始白腹锦鸡的人工养殖,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现有白腹锦鸡种群近百只,具备承担该项任务的条件。1.1.2 标准进度2015年5月,湖南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立项,项目编号:201500669。2015年6月-2016年2月,编者查阅大量技术资料以及对多家养殖场的实地调研,共参阅技术专著3部,有关文献25篇。编者对白腹锦鸡饲养管理各项技术要素的重点技术指标、参数和饲养管理操作规程等内容进行了认真核实,对不同资料中存在的分歧进行了重新认定。在此基础上,按照技术标准的编写要求和原则,完成标准草案

7、。2016年3月-2016年7月初次在“中心”征求了从事野生动物管理人员、野生动物养殖人员等多方面的意见,编者进行了意见汇总,修改完善标准草案。2016年8月-2016年12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标准起草小组汇总各方面反馈意见,进行认真梳理,按采纳、部分采纳和不采纳三种方式进行意见处理,形成意见汇总处理表,并对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进行认真的修改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标准送审稿和编制说明送审稿。2016年12月组织评审、送审;报批。1 标准的编制原则本标准的起草过程中是严格按照GB/T1.1—20

8、09的要求规划标准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陆生野生动物(鸟类)饲养场通用技术条件》(LY/T1564-1999),并依据本中心研究成果等结合我省的气候条件而制定的。2 标准的主要内容2.1 封面和目次封面和目次按GB/T1.1-2009编制。2.2 前言前言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