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50689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段太尉逸事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段太尉逸事状》【教学依据】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1、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2、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与附录二所列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3、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性,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语文)》1、了解传记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传记作者的感情及相关资料。2、了解传记的基
2、本知识。3、学习传记作品选择和组织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4、指导学生把握传记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三、《2009年考试说明·语文》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课程标准解读与分解】钱梦龙先生说:“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诗歌)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这些作者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
3、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秉承着“文言并重”的教学理念。如何能够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这依然是颇受争议的命题。但是,有这样几条基本的论断渐趋成为大家的共识。1、强调诵读,这是文言文教学之根本。诵读有助学生读准字、词的语音。只有读准语音,才能对语言产生语感。诵读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意。学习语言必须要正确理解语言的含义、内涵,否则就不能更好地学习语言,不能更好地学习语言的真正内涵了。优秀的文言作品要多读熟读,典范著作要能够熟读成诵。2、文言文教学,首先是“言”要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
4、,引导学生正确梳理文言知识,掌握一定量的常见的文言实词和重点文言虚词,分清基本的四种文言句式,进而准确翻译重点句子。这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诉求。3、文言文教学,重点在“文’如果仅仅将文言文教学定位在掌握“言”上,那就大大削弱了古代优秀文化的教育渐染作用。文言文教学既重视诵读教学和积累教学,要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尤其是那些传记文学,也要顾及篇章结构和写法技巧。《段太尉逸事状》是一篇叙事严谨、写人生动的传记文。作者选取段太尉一生中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多侧面地表现了人物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刻画了一位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全文不着
5、一句议论,纯用冷静从容的写实手法,在客观的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歌颂之情。学习这篇文言文,有这样几个基本的要素需要在教学时铭记于心。这些要素是:文言文教学、选修教材、传记文学、学生认知状态等。结合“教学依据”,结合选修课教学的实际需要,考虑到高三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可以制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目标叙写】1、学生能够说出关于柳宗元的有关文学常识,能够说出文体“状”的相关知识。2、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语境揣摩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比如:白、因、固、从等。3、学生在疏通字词后,90%的学生能够自主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4、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6、在老师的范读带领下,95%以上学生能流利而有感请地熟读课文,能够根据文中的语句概括出段太尉的性格特点。5、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本文根据主旨的需要合理剪裁、精心安排结构的写作特点。能够找出语句说明本文在叙事中寄寓作者褒贬的史传特点。【教学内容简案】一、导入课题以简介作者及“逸事状”知识导入。二、熟读大致理解课文,掌握基本的字词句和特殊句法三、赏析构思艺术1、讨论:课文是如何记叙段太尉的“逸事状”的?学生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归纳:此文取材于真人真事,作者通过三件逸事,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关心人民,临财而不苟取的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2、思考讨论:本文的
7、结构如何?是怎样把三件逸事串起来的?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其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余音,充分展示了段秀实的刚勇个性。诣营陈辞是这则事件的高潮,叙写尤为详细,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收到了见微知著的效果,人物的识见和气节仍光彩逼人。3、思考:试归纳总结本文主题思想讨论后明确:本文记叙了段太尉一些优秀事迹,并没有抒情、议论,只是具体描写了段秀实的沉着、机智、不畏强暴、爱护人民这些优秀品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安史之乱”后那些拥兵自重的新军阀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四、人物性格分析研讨:课文写了段太尉的几件
8、逸事?各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明确: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