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48628
大小:10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造车争夺战激烈,新造车势力的未来该何去何从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造车争夺战激烈,新造车势力的未来该何去何从呢? 新造车势力成为近两年受资本热捧的行业之一,而在经过了烧钱大战、口水大战之后,新能源造车运动已经从玩资本、玩概念的上半场,快速进入玩产品、玩技术的下半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已经有15家拿到资质。而他们究竟是未来的“特斯拉”,还是将成为造车浪潮中被淹没的泡沫?或许下半年和明年将是判定淘汰还是晋级的关键时间。 技术:东成西就 新能源汽车的比拼是技术、供应链、品牌等全方位的对决,而技术是其中的关键要素,并不是简单地从零部件厂商组装就能“奔驰”的。 就如纯电动车最核心的部分是三电(电池、电机、
2、电控)系统,如何保证最先进技术的融入、如何保证高效地配合?而要不断提升用户体验,软件化成为底层的驱动力,如何保证不断在线迭代?而且,如何进行大量的数据积累,不断升级优化? 然而,不少新造车势力虽以互联网思维和商业模式创新当道,但目前来看,只是将大量人员和资金放在了更智能的交互、更炫酷的座舱、更好的造型等方面,仅从智能化这一本应是其杀手锏的领域来看,造车新势力们手中的筹码也远不足以令它们成为革命者。如何提升基础性技术研发水平,建立起足够的壁垒,让自己与众不同;如何以更快的速度获取更多数据,助力实现更短周期内的升级迭代,仍是新造车势力需要着力的方向。
3、毕竟互联网思维和商业模式创新并非难以逾越,智能网联、AI等新兴技术还有诸多空间,还需不断探索。为嘛 在产业链条上,相对靠经验曲线已使成本控制最优化的传统车企,新造车势力所宣扬的互联网思维,或甚至直接外包生产,亦难以解决制造小批量的高成本痛点,零部件和精益管理体系以及管理经验均需要重建。 并且,规划能赶上各种层出不穷的变化吗?品牌何时交付规划 威马最早会在2018年9月正式开始交付今年年底前规划交付量达五位数,明年实现交付10万辆 蔚来今年10月 小鹏2018年年底前2019年实现3万辆 爱驰2018年年底纯电动SUV车型将在2019年第
4、四季度交付 合众新能源2018年第三季度 拜腾2019年底在中国南京工厂正式投产并交付 新特今年9月明年最大交付能力为9万辆 零跑2019年3月 奇点2019年2019年将推出L3级自动驾驶水平汽车 游侠2019年第三季度前实现交付 车和家2019年交付竞争:内外交困 中国有全球最大、温度最高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论是传统车型,还是新晋新贵,都在集结发力新能源汽车,众多玩家不断合纵连横,已然构筑了坚固的护城河。 且不说百年历史的老牌汽车厂商,以及国内财大气粗的几大汽车集团,还有受推崇的特斯拉,看看最新的一些动作:特斯拉上海建厂已成事
5、实,规划年生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大众、江淮和西雅特三方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西雅特将入股江淮大众,并共同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在2020-2021年以西雅特品牌生产纯电动汽车;东风悦达起亚、广汽三菱等纷纷发布电动车型,加速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战略布局。 很可能新造车势力还在起跑,别的玩家已经在加速冲刺了。 此外,电池厂商与整车厂的深度合作也在不断加码,上汽、东风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与长安汽车的深度捆绑,为这些整车厂获得更优质、成本更有优势的动力电池提供了保障,自然在供货、成本、服务上更具优势。 中外车企纷纷开始联手抢滩登陆中国市场,对于单枪匹马
6、、还在不断寻求融资造车的初创企业来说,可谓强敌环伺。 而无论是面向2B还是2C市场,需求和增长被高度管控,还有地方保护造成的高市场壁垒,造车不是有钱就行,在这一过程中,品牌建设、技术积淀、市场洞察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方面缺失都会导致失败,造车新势力想要开辟出自己的“道路”还得不断“加油”。市场:大浪淘沙 2018年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大幅下调,2020年后将要取代财政补贴的双积分政策也已正式实施。虽然造车新势力诞生在火热的补贴时代,但基本都是在补贴退出后批量上市,而且一上来就要直接面对三重火力的全面竞争。 政策带来的利好看来已经无福消受,而市
7、场容量在众多企业蜂拥而入之际已然收窄。 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了新能源汽车要在2020年达到200万辆销售的规模。而据《新能源汽车蓝皮书(2017)》统计数据,25家传统车企和新进企业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到2020年合计高达609万辆。 据悉,在工信部注册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503家,这其中既包含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项目,也包含新造车势力。而在这些新造车势力中,仅有15家通过了发改委的项目核准,其中只有7家通过了工信部的审核。 产能还未实现就要过剩,退潮后的市场如何支撑如此多企业与品牌的存活?在未来200万辆新能源
8、汽车中,新造车势力究竟能占几成?不少业内人士预计,未来能够存活下来的新造车势力不到5家。看来,在造车新势力的未来狂想曲要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