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24834
大小:18.2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浅谈耀州区施肥现状及小麦平衡施肥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浅谈耀州区施肥现状及小麦平衡施肥技术 摘要:耀州区处在关中北部,残塬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复杂。全区分为三个地貌类型,即北部山区、中部残塬区、南部台塬区。干旱瘠薄是制约我区农业发展的瓶颈,而土壤肥力不足又限制了自然降水转化效率的提高。要实现我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培肥土壤、以肥调水、平衡施肥是关键。 关键词:铜川耀州;施肥现状;平衡施肥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
2、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耀州区处在关中北部,残塬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复杂。全区分为三个地貌类型区,即北部山区、中部残塬区、南部台塬区。耕地中除南部台塬区有部分水浇地外,北部山区和中部残塬区基本均为旱地,属雨养农业区。据统计,全
3、区56万亩耕地,水浇地仅占12万亩,其余均为旱地,旱地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5%,所以干旱瘠薄是制约我区农业发展的瓶颈,而土壤肥力不足又限制了自然降水转化效率的提高。我区虽然干旱少雨,但从当前生产水平看,对于当地的有限降水农作物并未充分吸收利用。因土地瘠薄而造成的农作物耗水系数高,严重制约了降水资源的充分利用,要实现我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培肥土壤、以肥调水、平衡施肥是关键。为指导广大农民科学合理施肥,改善群众长期盲目施肥习惯,从而达到节资增收的目的,近年来,就我区农作物施肥现状及小麦平衡施肥技术做了大量的试验及调研工作,现浅淡如下: 一
4、、施肥现状 1.平衡施肥:我区农业发展的历史和施肥实践证明,五十年代土壤普遍缺氮,这是因为长期施有机肥,相对P、K补充量较多,增施N肥的增产效果非常显著。六、七十年代随着N肥施用水平的提高,增施N肥并不能显著提高产量,在施N肥的基础上增施P肥,协调N、P养分比例,获得较好的增产效果。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硼、锰、锌等微量元素得到应用,增产率较高,钾肥也得到尝试,特别是在经济作物上,增产增质作用十分明显。从而加速了配方施肥及平衡施肥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近多年,我区农民在化肥施用中存在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以及氮、磷、钾施用
5、比例不平衡,施用方法不当,普遍存在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磷肥,轻钾肥;重大量元素肥,轻中微量元素的现象。不仅造成化肥利用率低下,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耕地产出力下降,而且导致环境污染。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
6、护。 2.土壤长期定位监测试验:近几年,我区大面积小麦产量在200kg,玉米产量在300kg徘徊。其主要原因是地力下降,从土壤定位监测情况看,一方面多数农户注重用地,不重视养地,养地作物很少,据调查:仅占播种面积的8%;另一方面是农家肥施用面积小,占播种面积的12%,从而导致土壤养分下降,全氮由%下降到%,速效磷下降了/kg,速效钾减少近40mg/kg,土壤有机质逐年降低,由%下降到%,直接影响到农作物品质和产量,要实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在施肥上必须坚持有机无机相结合,重视有机肥的改土培肥作用,提高和恢复地力。针对我区施肥现状,制
7、定小麦施肥方案首先要弄清土壤中限制产量提高的主要营养元素是什么,只有补充了这种元素,其他营养元素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各元素间要配比适当,特别是高产田和复种指数高的田块。如何使我区不同区域、不同地力水平搭配合理的N、P、K及微肥,既能达到目标产量,又不致造成肥料浪费,这是农民最关心的,也是我们土肥工作者的任务,带着这一责任和实际问题,结合我区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状况,以及小麦营养特性及生长发育特点,经过多年田间试验,土壤养分测定及实践经验,提出适合我区实际的小麦平衡施肥技术指导方案。 二、小麦平衡施肥技术指导方案 1.田间采土化验与
8、配方 田间采土。 ①采土时间:以前茬作物收获后的备耕期�g,未施肥之前是采集土壤化验分析样品的最佳期。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