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doc

《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doc

ID:28113823

大小:80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靖安县璪都学校余祥飘一、教材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是沪粤版第三章第三节的有关课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等知识,这为他们过度到本节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作用,本节课既是本章的重点又为今后学习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课题至关重要。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知道什么是平面镜及生活中有关的实例。 ·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过程与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及物理语言规范的表达能力。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重点与难点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2、探究过程中用两个相同的物体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研究方法不易理解;3、平面镜成像原理。四、学生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多自然科学的学习,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已经初形成,对于新鲜的事物也有了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并不满足于教师一味地在讲台上说教而是希望能够教师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更希望教师能够让他们自己亲身实验,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之情。五、教法学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引入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

3、作探究法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探究活动设计意图预设时间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合作讨论提出猜想观察实验:水淹蜡烛实验要点:把一平板玻璃竖立在桌子上。在玻璃的前后各放一烧杯,在两侧的烧杯内各放一等长的蜡烛,课前将前侧的蜡烛点燃,使学生透过玻璃板恰好能看见俩烧杯中均有一点燃的蜡烛,上课时向后侧的烧杯中加水,当水面漫过烛焰时,蜡烛并未熄灭。提问:你能解释一下吗?用多媒体播放几幅生活中有关平面镜成像的画面并请学生拿出手中的镜子,体会自己在镜中的像?提问: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进行猜想1、像与物上下、左右关系?2、像与物大小关系?3、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学生观察

4、实验学生小组讨论,猜想,组长汇总结果。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像与物左右相反意图有三:一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有意注意二是借此引入平面镜、物体、像等物理名词三是运用平面镜为学生探究实验中奖平面镜改为玻璃板做一暗示加深学生对平面镜概念的理解学生观察现象,尽可能多地猜想。教师在此处的作用只是引导汇总。为下面的探究打下基础。4分钟3分钟实验探究学习了物理后我们知道只凭感觉下结论是不行的,我们还要用实验去验证它,下面请大家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请你们挑选手中的仪器,制定实验方案,小组讨论。针对学生提问启发引导: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是如何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关系的,对于物和像是否

5、也能这么比较呢引出实像,虚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水淹蜡烛实验物距等于相距当物体靠近平面镜时像变大小组讨论实验方案:学生: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呢?学生用平面镜等等器材进行实验,观察发现:无法同时观察到像和替身物体学生两人一组开始实验:得出结论:1、像与物左右颠倒,上下一致;2、像与物大小相同;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且连线与镜面垂直学生强调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时要保证平面镜与纸面垂直,否则“替身”不能与像重合;2、在标记玻璃和两物体位置时不要移动物体;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明确问题的关键在于找一个与前相同的替身物体进行实验故意让学生用平面镜进行实验,引发认知冲

6、突,在联系已有信息解决冲突,突破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一难点2分钟25分钟课堂小结我们知道人之所以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进入到人的眼中,思考所见像的光线是从何处发出的呢?用多媒体展示光的反射原理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用纸遮住物体观察像用纸遮住像观察物体绕到平面镜后观察像学生根据教师所画的图进行探讨、交流、总结。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知道光线是从物体处发出并非像处5分钟1分钟板书设计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1、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7、 4、像和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5、像是虚像。七、布置作业搜及平面镜在生活和其他方面的应用,为下节课的交流做准备。八、课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