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杭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宁杭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ID:28093581

大小:8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8

宁杭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_第1页
宁杭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_第2页
宁杭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_第3页
宁杭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_第4页
宁杭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杭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宁杭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从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植物种类选用、配置方式、形成的空间感觉等力*面分析了南京七桥瓮湿地公园和杭州西溪湿地植物配置的异同。[关键词]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七桥瓮湿地公园;西溪湿地[中图分类号]F5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079-02一、引言(一)南京杭州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比较南京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5°C,年极端气温最高39.7°C,最低-13.1°C。年降水量1200毫米,年平均降水量1019.5毫米,无霜期225天。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2°

2、C,夏季平均气温28.6°C,冬季平均气温3.8°C。无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南京、杭州虽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南京冬季较冷,降水量较少,适宜植物生长的时间也比杭州短,很多在杭州可以生长的植物在南京不能越冬,故南京的植物种类不如杭州丰富。下文中,笔者将以南京七桥瓮湿地公园和杭州西溪湿地两个湿地公园为例,对两地的植物配置做详细地比较。(二)七桥瓮湿地公园和西溪湿地位置及成因比较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东起胜利村路南下,西至苜蓿园大街南下,北起石杨路,南至纬七路,占地总谢积约1000亩,于2008年建成。是依托七桥瓮古桥,疏浚秦淮河水,

3、并引水入园营造的人工湿地公园。园内植物除保留下来的高大树种,也有移植的;由子植物的生长年限较短,公园闪的植物还不够茂盛。杭州的西溪湿地有悠久的历史,始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再兴于当代。0前的西溪湿地东起紫金港绿带西侧,西至绕城公路绿带东侧,南接沿山河,北界文新路延伸段的一片鱼塘水网平原,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公园白2005年开园,由鱼塘水网连接而成,是天然的湿地。西溪湿地内原有的植物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保护,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其中乡土植物尤其丰富,形成了野趣自然的植物群落。二、植物种类比较分析(一)七桥瓮湿地公园主要树种据不完全统计,七桥瓮湿地公园植物

4、总类共有35种乔木(常绿乔木9种,落叶乔木26种),其中常绿小乔木和灌木23利1,落叶灌木5利地被和花卉16种,竹类2种,共计81种。(二)西溪湿地主要树种据调查,西溪湿地共分布着维管束植物85科,182属,221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9属,9种;裸子植物4科,5属,5种;被子植物73科,168属,207种。草本植物多于木本植物。木本植物主要有香樟、枫杨、柳、柿、桑、构树等。三、植物配置特色比较通过对七桥瓮湿地公园和西溪湿地植物的现场调查,笔者认为,前者植物种类的丰富性要远远落后于后者。由于同为湿地公园,两个园区的植物配置都是以芦苇、芒、黄菖蒲等水生植物为特色,辅以乡土植物和

5、一些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七桥瓮A的乡土植物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少,而西溪湿地内运用柿树、梨树、梅等大量的乡土树种,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一)水边植物配置七桥瓮湿地公园内的湿地主要分布在公园入口处、西南角和西北角。总体来说,入口区域和西南角区域形成了开敞空间,水边主要运用了芦苇、芒、美人蕉、再力花等水生植物。此外,这两部分区域

6、A]除了保留下来的几棵高大乔木,以及片植的落羽杉,上、中层乔木较少,空间层次不够丰富,空间的围合感较弱。植物除了丰富空间层次,还有屏蔽视线以及减少周围环境对湿地干扰的作川,七桥瓮湿地公园周围主要为房,仅有下层植物显然不能满足遮挡视线和屏蔽空间的功能性需求。西北

7、角部分的水体周围植物配置相对较好,除了上文屮提到的下层水生植物,水体周围还配置有石楠、红枫、紫海棠、梅、落羽杉、香樟、苦楝以及高大的柳树等中上层植物空间层次性比较好,郁闭度也比较高。比较而言,西溪湿地水体周围的植物配置注意了水生和陆生植物搭配,常绿和落叶植物搭配,植物的丰富性比较强。植物配置还注意了空间层次性,上屮层乔木的使用使得空间的围合感比较强,形成了半开敞的空间环境。水体周围除了芦苇、芒、菖蒲、花叶芦竹、再力花等下层水生植物,中层还种植有刚竹、淡竹等竹类以及木绣球等,上层还种植有河柳、无患子、枫杨等大乔木,形成了上、中、下三层丰富的空间层次。西溪湿地内部水域宽阔处和水域

8、面积较小处水生植物配置也有不同,水域宽阔处以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为主,主要考虑远观。植物配置注重整体大而连续的效果,主要以量取胜,给人一种壮观的视角感受,如再力花群落。而水域面积较小处的水生植物配置考虑近观,更注重植物单体的效果,对植物的姿态、色彩、高度有更高的要求,运用手法细腻,注重水面的镜面作用,故水生植物配置时不宜过于拥挤,以免影响水中倒影及景观透视线。在西溪湿地三期内水域妞积较小处主要通过开花的水生植物黄菖蒲以及观叶植物花叶芦竹的运用来达到以上要求。除此之外,由于西溪湿地的水体多是鱼塘水网连接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