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86656
大小:18.7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反应釜过热变形失效原因分析及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反应釜过热变形失效原因分析及处理 摘要:反应釜作为现代工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难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了生产安全性。为此,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某化工企业1台反应釜筒体下部出现过热变形、壁厚减薄等现象进行检验,从材料、介质以及加热方式因素等方面入手,对其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反应釜;检验;失
2、效分析;处理 引言 反应釜是工业生产中用作化学反应的容器,通常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由于反应釜长期处于高温高压的工况下,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过热变形、壁厚减薄、材料性能劣化等现象,倘若不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威胁着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甚至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使用反应釜时应要加强检验、使用等管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1.实际案例 设备概况 某化工企业1台“改质沥青反应釜”进行了定期检验。该台压力容器于XX年10月开始投
3、用。该釜结构如图1所示,相关数据见表1。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由于该容器为直接受火焰加热容器,容器下封头局部和整个筒体被保温墙体所包围。整个釜体的安装穿越2层工作平台,燃烧室
4、安置在第二层平台上,在顶层工作平台上有上封头、人孔、安全附件及搅拌设施。该釜加热使用的燃烧介质为经过简单净化后的焦炉煤气,可燃成分主要为CH4,H2,CO等,火焰温度达到980℃、烟室烟道温度达到700℃、介质温度390℃,每天24h运行。每次持续一个半月,加热过程中,在容器内顶部产生的气态闪蒸油为易燃易爆介质且含有H2S成分,搅拌机转速3r/min。原设计每天处理原料200t,�F每天处理400t。使用中容器内壁有局部结焦现象,厚度可达30mm,每一个半月停机后采用机械方法进行内部除焦。 检验结果 通过检验,
5、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内外部宏观检验中,有两处变形部位:①在距下封头与筒体连接的环焊缝1600mm长度范围内的筒体上,存在弧长约1700mm的大面积环向带状过热变形区,面积约,变形部位最大深度约50mm、最小壁厚。此处筒体外壁正对燃烧室;②在Ⅰ号变形区对面距下封头与筒体连接的环焊缝1600~2650mm范围内,筒体上存在弧长约1050mm的大面积环向带状过热变形区,面积约变形部位最大深度约30mm、最小壁厚。此处外壁正是高温烟气第一个转向部位。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
6、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硬度检验中,检验其硬度值为内壁HB139、外壁HB184。Ⅰ号变形区域最深处进行硬度检测分别为内壁HB324、外壁HB433;Ⅱ号变形区内壁HB320、外壁HB398。经对比表明变形区域硬度值明显偏高。 金相检查中,发现晶
7、界出现烧熔组织结构,符合金属过烧组织特征,材料性能严重劣化。 最小壁厚,远远小于30mm的设计壁厚。强度校核后,剩余壁厚已不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 2.原因分析 材料因素 15CrMoR属于一种中温抗氢钢,热处理常采用正火+回火,在550℃以下时,具有较高的持久强度,但在长时间的恒温、恒应力作用下会缓慢产生塑性变形的蠕变现象。不同材料出现蠕变的温度是不同的。合金钢当温度超过350~400℃时出现蠕变。一般来说,金属只有当温度超过~时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蠕变。从表1可见该釜长期在300~400℃温度下运行,蠕变因
8、素对变形失效影响较大。 介质因素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