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84201
大小:6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郭绪芳(湖北省荆门市康复医院内科448000)【摘要】目的:对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将242例做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进行分组,72例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60例为单支病变组、110例为多支病变组,检测患者的一系列指数,例如:检测超敏促甲状腺素(s-TSH#n游离甲状腺素(FT4)以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等,结合检测的结果算出患者的体质指数。结果:冠心病多支病变受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极大的影响。结论:冠心病多支病变的病情变化与CDH密切相关。【关键词】冠心病患者病变【中图分类号】R58
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6-0175-02在医学界己得出结论,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所致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很大的关系。主要原因是代谢及血流动力学紊乱所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逐渐受到了很大的关注,血液中TSH水平升高,FT3、FT4在正常范围是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特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来诊断,大多数在临床上没有明显症状[1]。以下关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状动脉心脏病关系的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6月进行CAG的患者,共242例。患者的年龄
3、在45〜82岁,其中男性患者为157例,女性患者为85例。对照组72例,经检查和CAG,发现无冠心病的患者;单支病变组的患者发现冠心病单支病变,共60例;多支病变组发现CAG双支病变,或3支病变,共110例。患者均无甲状腺功能障碍性疾病、恶性肿瘤、肝肾功能障碍、心功能障碍并且近3个月并未曾服用碘剂、甲状腺素、乙胺碘呋酮等药物者。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计算BMI。3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有可比性。1.2方法在对患者做CAG之前,所冇患者禁食水8h,早上空腹抽取5ml肘部静脉血,要求血液不抗凝。保持温度在4摄氏度,将抽取的血液静置lh,血液凝固后,将血液在Megafugel
4、.OR低温离心机内离心lOmin,提取离心后上清液并保存在零下80摄氏度的低温冰箱内。而后一次性检测s-TSH、FT3、FT4。1.3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FT3、FT4两组正态分布的数据结果以x-±s表示,s-TSH为偏态分布,将数据转为正态分布后进入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1.结果3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比较见表1组别FT3(pmol/L)FT4(pmol/L)s-TSH(mU/L)对照组4.11±1.2016.81±2.581.20(0.93,2.18)单支病变组4.10±0.7616.74&
5、plusmn;3.391.46(0.83,3.20)多支病变组3.64±0.9714.98±4.202.03(0.90,4.65)将多支病变组和对照组数据进行比较,P<0.05;与单支病变组比较,P<0.05。从结果看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是多支病变组较高。单支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1)2.讨论甲状腺激素主要是作用于心血管。若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正常值低,促甲状腺素升高,则可以判断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表现。人量资料以及临床案例说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更容易引起冠心病。而
6、且,大多数因冠心病死去的患者甲状腺功能低下[2】。通过CAG的证实,进行奋关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CHD研究发现,冠心病可以被足量的甲状腺素代替治疗所控制[3]。我院研宄发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病率受•一定因素的影响,在多支病变组较高,高于单支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结合数据和资料,发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以加重冠心病多支病变,并H危险度极高。所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使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病率随之增加,是CHD多支病变的危险因素,它很普遍、隐蔽、持续吋间长,所以,医生应警惕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冠状动脉疾病和伴随发生的不良反应。参考文献[1]OWENPJ,
7、LAZARUSJH.Subclinicalhypothy-roidism:thecasefortreatment^].TrendsEndocr-inolMetab,2003,14:257-261.[2]JUBLANCC,BRUCKERTE.Hypothyroidismandcardiovasculardisease:roleofnewriskfactorsandcoagulationparameters[J].SeminVaseMed,2004,4:145-151.[3]PERKM,O'NEILLBJ.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