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82122
大小:76.6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8
《城镇化金融论文范文-试议城镇化呼唤金融创新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镇化金融论文范文:试议城镇化呼唤金融创新论文城镇化呼唤金融创新论文2013年下半年,屮国新一轮城镇化大幕开启。2013年7刀,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要求2013-2017年完成各类棚户区改造1000万户。中央政治局2013年10月29日专门就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这一次,全国范围的棚改工程被中央提至全新的高度,被寄望于突破“地方平台+土地财政”的传统建设模式,为接下来的新型城镇化投石问路。然而很快,新局面再遇老理由——“人、地、钱”:人到哪里去,土地怎么用,钱从哪里来。其中,钱的理巾依然是关键。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主力银行,国
2、家开发银行毫无悬念地担当了“钱从哪里来”的重要破题者。不过在眼下,“老理由”仍然难解:地方政府债务难言轻松、多种金融通道或阻或堵,而新型城镇化配套的新一轮资金投入,乂被担心可能加重地方债务负担。新局面和老理巾,需要地方政府从“土地财政”的桎梏中解脱,也需要国开行在政府和市场之间精准定位。具体路径何在?《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为此专访了国家开发银行行松郑之杰。棚改提前部署“十三五”《财经国家周刊》:2013年卜*半年,中央定出今后5年改造棚户区1000万户的目标,这对于“十二五”期间的3600万奁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有何影响?如何将其与城市规划、土地政策、金融配套等充分结合?国开行有哪
3、些实践经验可作借鉴?郑之杰:棚改是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居者有其屋,是老百姓千百年来的基础保障和朴实梦想。2013-2017,年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是对“十二五”后三年目标的进一步明确,以及“十三五”前两年目标的提前部署。支持棚改,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城帘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保障房建设规划等,合理确定目标任务,量力而行,逐步推进。为此,国开行积极参与到全国和地方相关规划编制中去,提供系统性融资规划设计和财务顾问服务,并与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合作研究《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融资规划》课题,在可持续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倡议、棚改等保障房工程资金筹措方案上做了
4、大量研究。实践屮,国开行也先行一步。创新试验出的辽宁棚改模式在各地广泛推广。2004年,辽宁省将棚改作为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一号工程”,资金缺门187亿元,地方财政无力承担,商业资金亦难以进入。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高度重视,对“棚改金融产品”精心设计,运用国开行30亿元“过桥资金”来整合各类资源。当时创造出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不但帮助辽宁省11个城市120万居民迁入新居,还探索出了良性循环的棚改资金运作模式,并提前还贷,开创了金融支持保障房建设的先河。《财经国家周刊》:棚改需要的资金量非常人。作为主力银行,国开行如何助力各地政府破解棚改资金难题?能否有
5、效带动社会投资?郑之杰:棚改任务很艰巨。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到了关键时刻,事关国家稳定与社会和谐,但各级政府都有资金困难,迫切要在“土地财政”外探出一条新路。产品设计上,中央更希望看到新东西,因而需要集合全社会力量,创新融资模式,共同破解资金难题。未来5年,国开行每年将安排不低于1000亿元的专项贷款,用于解决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难以按时到位等现实理由。但要彻底解决棚改资金难题,则应更多寄望于全社会投入。为此,我们出台了相关管理制度,专项部署,以专项贷款、专项债券、专项基金来多渠道破解融资的难题。一直以来,棚改都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国开行的实践也表明,棚改不仅能解决城市贫困
6、人U的居佔理由,还能改善城市环境和形象,提升周边地块的商业开发价仉,吸引各类生产要素集聚,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尽管短期商业收益欠佳,但长远来看,棚改将有助于吸引各类社会投资。城镇化金融新路《财经国家周刊》:你怎样评价目前中国城镇化的阶段性成果?针对当前发债、信贷、信托等诸多金融渠道皆受政策严管,地方政府融资越来越难的情况,你存何具体侣议?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还需要哪些创新?郑之杰: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实现了一些发达国家一二百年才能实现的成果,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国发展奇迹之一。眼下,我国城镇化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在13亿人口的大国推
7、进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毫无先例可循,我们必须走出自己的道路。新型城镇化是我国转型发展的汇聚点,能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民生改善,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都耍以城镇化为载体,在这个平台上统筹解决。未来20年,我国城镇化率还将提高20%-30%,实现3-4亿人口的城镇化,将有10亿人居住在城市,比目前已完成工业化国家的总人门还多。如此规模,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扩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增加居民收入和消费,持续释放巨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